讀者諸君去故宮參觀,在紫禁城隆宗門內北側,有五間低矮的瓦房,門上掛著六個字:「誤入軍機者斬」。就是這樣一個只有五間房的小衙門,卻曾經管過清朝全國最大的事兒。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五間瓦房,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小衙門,原先就是用木板搭起來的臨建,最開始的時候只有一間半。
在裡面辦公的人凍得實在不行,幾次打報告請示,這才拆了木板房,蓋成了五間瓦房。瓦房雖然蓋成了,但是建築工人得到特別指令:這五間房子,一定要比別的房子低矮!
別看這個地方不起眼兒,咱們熟知的和珅劉墉紀曉嵐,還真就只有和珅有資格進去開會。那五間房子旁邊還立著一塊寫著介紹文字的牌子,但那牌子是否跟史料一致,咱們就別去較真兒了——要是較真兒的話,能把您氣壞,這種事情也不是發生一次兩次了。
在真實的歷史中,並不會發生劉墉紀曉嵐智斗和珅,而是會發生這樣有趣的一幕:劉墉紀曉嵐掛著腰刀,領著一大票小弟在巡邏,和珅和大人施施然走來,志得意滿地一拱手:「二位辛苦,兄弟我去軍機處開會了。請盯緊點,不要讓閑雜人等靠近。」
儘管滿肚皮不服氣,劉墉紀曉嵐也只能忍氣吞聲,抹下馬蹄袖子打千,嘴裡喊一聲「喳」。這就叫人比人氣死人,劉墉紀曉嵐聲名赫赫,但是他們為官數十年,都沒有得到和珅擁有的那個頭銜——不是某部尚書,也不是某殿閣大學士,而是軍機大臣。
人比人氣死人,和珅有一個頭銜,劉墉紀曉嵐終生都沒得到看到這裡,讀者諸君已經明白了:這個從一間半木板房發展到五間低矮磚瓦房的地方,就是軍機處,曾經是清朝政治軍事決策中樞,像劉墉紀曉嵐那樣的一二品大員,還真都沒有資格隨便進去——劉墉和紀曉嵐只給那地方當過保安:按照清朝規定,軍機大臣商議機密大事的時候,都察院要派左右都御史在外面帶兵巡視,有人在門前逗留窺視,是要被當場拿下交給皇帝發落的。
劉墉和紀曉嵐給軍機處當保安,這規矩還是第一批軍機大臣之一的張廷玉定下的:「廷玉定規制:諸臣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閣擬旨;要事用摺,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親御硃筆批發。自是內閣權移于軍機處,大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預政事,日必召入對,承旨,平章政事,參與機密。」
至於為什麼劉墉和紀曉嵐只能站崗放哨,而和珅卻能進去開會,這咱們就要看看他們三個的履歷了:
劉墉,字崇如,乾隆十六年進士。劉墉在乾隆朝先後任翰林院編修、侍講、編修、督安徽學政、督江蘇學政、山西太原知府、冀寧道、江蘇江寧知府、內閣學士(不是大學士,劉學士和劉大學士,差距很大)直南書房、戶部侍郎、吏部侍郎、湖南巡撫、左都御史仍直南書房、工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因教學工作出錯,一度被降職為侍郎、內閣學士)、署理直隸總督、協辦大學士。嘉慶二年,劉墉由副轉正——授體仁閣大學士。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進士。四庫全書修好後,升任左都御史,再轉崗禮部尚書。此後又回任左都御史,再回任禮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紀昀經常被稱為「紀總憲」,就是因為他當左都御史的時間較長。嘉慶元年,近視眼大秀才居然當上了兵部尚書,幹了幾天,嘉慶皇帝一看,你不懂軍事,還是當你的左都御史去吧(復移左都御史,二年,復遷禮部尚書)。直到嘉慶十年,紀昀才有資格被稱為紀大學士,但還不是正牌的——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
和珅,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無學歷。乾隆三十四年,以三等輕車都尉爵位任三等侍衛,然後進了黏桿處(這名字不用解釋,所謂血滴子,其實就是粘桿處被神化了)。乾隆四十一年,和珅以戶部侍郎職銜,增補為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
從這三位的履歷中,我們就能看出,真正有軍機大臣頭銜的,只有和珅和致齋一人。劉墉和紀曉嵐,一個是在嘉慶二年才當上體仁閣大學士,一個終生沒有當過正牌大學士,劉紀二人都是「不入軍機,得預政事」,也就是「大學士不兼軍機大臣不為真宰相」——當然,這是雍正八年以後才流行起來的說法。
劉墉和紀曉嵐在乾隆朝,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擔任左都御史一職,這恰恰是軍機處門前糾察隊的角色,他們負責禁止閑雜人等逗留窺視,自己也沒資格逗留窺視。
雍正皇帝為什麼要建立軍機處?成立軍機處,是雍正皇帝的發明。雍正成立軍機處,實在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那幫內閣大學士不但慵懶顢頇出工不出力,還經常把皇帝跟他們開會的內容泄露出去。
早在康熙執政時期,就經常發生議政王大臣會議消息泄露的事情,康熙雖然批評過幾次,但是王公大臣屢教不改,康熙也懶得較真兒,就把這件事交給「英察之主」雍正了。
皇帝都換成曾經的雍親王胤禛了,那幫大臣還是舊習不改,仍然口無遮攔——或許透露消息是可以換銀子的,就像《潛伏》里的謝若林,清朝王公大臣,也是可以把御前會議內容換成真金白銀的。
但是鐵面雍正不是聖祖康熙,他做事要麼不做,做就做絕:你們不是不聽話嗎?爺不用你們行不行?
於是雍正八年,專屬皇帝一人領導的軍機處誕生了,首批三個軍機大臣,都是雍正心腹:「八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設軍機房隆宗門內,以怡親王允祥、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嗣改稱辦理軍機處。」
同樣被稱為軍機大臣,實際上他們還是有區別的:像老十三、張廷玉那樣的常任者,才會被稱為軍機大臣,其餘的叫「軍機大臣上行走」「學習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當時就是這麼叫,倒不是說新來的把老前輩們都放倒踩著走。
雍正有了自己的班底,徹底排除了「八爺黨」的干擾,雍正領著自己的秘書班子(有人說軍機大臣就是皇帝大秘)開始甩開膀子大幹:每天早上三點到五點,軍機大臣們就陸續來上班了。
軍機大臣們之所以這麼早來上班,那是因為雍正起的也不晚,每天五點,軍機處就要召開由他親自主持的早會了。
很多人都說明朝皇帝如何怠政不上朝,那是電視劇看多了。「有本早奏,無本捲簾朝散」,那是說書人的規定,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帝都不可能天天把大臣們召集到一起開會——那還干不幹正事兒了?六部尚書有六部尚書的工作,管部大學士也要給滿漢尚書拉架,每個人都一大攤子事兒,才不會天天陪著皇帝唱戲呢。
真正的大朝會,一個月也沒有幾次,而且是形式大於內容,主要是宣布一些重大決策,各部門頭頭腦腦要趕到乾清宮「恭聆聖訓」,在清朝這叫做「叫大起」,那時候才有「凈鞭三響,百官上朝」的恢弘場面。
平時的雍正皇帝,都是在軍機處跟軍機大臣們商量軍國大事,他給予了軍機大臣絕大的權力:替皇帝草擬並負責發布「上諭」;辦理皇帝親自交辦的軍政大事;向皇帝提交京城內外官員升遷罷黜名單;制定作戰計劃並提供後勤保證;審理大案要案;以欽差身份巡察四方;保管重要公文。
從雍正給予軍機大臣的權力,我們就能看得出來:軍機大臣一出場,什麼三殿三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統統靠邊站。
可能是為了標新立異,胤禛的兒子弘曆在乾隆五十六年居然把軍機處撤銷了。可是才撤銷了幾天,乾隆就後悔了:「還是我老爹的辦法好,離開軍機處,真是幹啥啥不成。」乾隆知錯改錯:「尋復如初,時入直者皆重臣。」
劉墉一直在軍機處外站崗放哨,他老爹比他強,人家是從站崗放哨變成了登堂入室進屋開會。 劉統勛在乾隆六年的時候還是左都御史,但是因為政績卓著,最後也當上了軍機大臣,《清史稿》為此大加讚揚:「世謂大學士非兼軍機處,不得為真宰相。勝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則以其通敏。慎密則不泄,通敏則不滯,不滯不泄,樞機之責盡矣……統勛罷而復入,尤以決疑定計見契於高宗,許為有古大臣風,亮哉!」
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誰的權力更大些?前面咱們說了,軍機大臣一出,三殿三閣大學士靠邊兒,這不是信口胡謅,那是雍正朝以後朝野上下的共識。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權力中樞,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一開始是由八旗貴胄組成的「議政處」,管事兒的那群人被稱為「議政大臣」。我們要是多讀一讀清朝史料,就會發現電視劇中關於「八王議政」的爭論,未必是張廷玉對而老八胤禩錯了。
從順治開始,就對議政大臣極其反感,康熙更是深惡痛絕,於是內三院(既內閣,後來演變成三殿三閣)應運而生,內閣大學士取代了議政大臣的位置——畢竟基本是憑能力升遷上來的大學士,沒有八旗貴胄王公大臣那麼大的膽子,一向是唯黃帝之命是從的。
但是內閣大學士們基本都參與了「九子奪嫡」,而且好像都不站在胤禛一邊,所以他們被削減權力,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前面咱們說了,軍機處已經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事兒都管了,所謂的「管部大學士某中堂」,自然也就失去了話語權。
為了平衡內閣六部與軍機處的關係,清朝皇帝學了明成祖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熾的經驗,搞了個兼職制度:「由大學士、尚書、侍郎內特旨召入。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常日侍直,應對獻替,巡幸亦如之。明降諭旨,述交內閣。諭本處行者,封寄所司。」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好官都進軍機處」,內閣和六部成了軍機處人才培訓基地和命令執行者。
即使當不上軍機大臣,當個跑腿辦事的「軍機章京」,那也是了不得的職位。自從有了軍機處,「不入翰林不為大學士」就成了過去式,軍機章京才是人人爭燒的熱爐灶:軍機章京不受殿閣和吏部考察,也就是不參加京察,而是由軍機大臣以「特保」的形式推薦,這樣的「特保」每三年一次,也就是說,當過三年軍機章京,即使不能榮升軍機大臣,外放當個督撫,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是我們知道,任何朝代,都沒有不受制約的權力,就是皇權有時候也要順應天理人情,軍機處雖然可以超越三殿三閣六部九卿,但是有一道坎兒卻不可能邁過去:軍機處除了辦公地點狹小簡陋,而且也沒有歸自己保管的印章,他們要下發任何命令,都必須找皇帝蓋章,官方的說法叫「請印」。
雍正建立的軍機處,從一間半木板房開始,以五間低矮磚瓦房告終,都在驗證一個古代規則: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就像若干年後的企業,大老闆最大,任何職權部門都得圍著他打轉兒……
參考史料:《清史稿》《清朝全史》《樞垣紀略》《清世宗實錄》等
去過故宮的人可能知道:那個五間房小衙門,曾經管過全國最大的事
讀者諸君去故宮參觀,在紫禁城隆宗門內北側,有五間低矮的瓦房,門上掛著六個字:「誤入軍機者斬」。就是這樣一個只有五間房的小衙門,卻曾經管過清朝全國最大的事兒。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五間瓦房,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小衙門,原先就是用木板搭起來的臨建,最開始的時候只有一間半。
在裡面辦公的人凍得實在不行,幾次打報告請示,這才拆了木板房,蓋成了五間瓦房。瓦房雖然蓋成了,但是建築工人得到特別指令:這五間房子,一定要比別的房子低矮!
別看這個地方不起眼兒,咱們熟知的和珅劉墉紀曉嵐,還真就只有和珅有資格進去開會。那五間房子旁邊還立著一塊寫著介紹文字的牌子,但那牌子是否跟史料一致,咱們就別去較真兒了——要是較真兒的話,能把您氣壞,這種事情也不是發生一次兩次了。
在真實的歷史中,並不會發生劉墉紀曉嵐智斗和珅,而是會發生這樣有趣的一幕:劉墉紀曉嵐掛著腰刀,領著一大票小弟在巡邏,和珅和大人施施然走來,志得意滿地一拱手:「二位辛苦,兄弟我去軍機處開會了。請盯緊點,不要讓閑雜人等靠近。」
儘管滿肚皮不服氣,劉墉紀曉嵐也只能忍氣吞聲,抹下馬蹄袖子打千,嘴裡喊一聲「喳」。這就叫人比人氣死人,劉墉紀曉嵐聲名赫赫,但是他們為官數十年,都沒有得到和珅擁有的那個頭銜——不是某部尚書,也不是某殿閣大學士,而是軍機大臣。
人比人氣死人,和珅有一個頭銜,劉墉紀曉嵐終生都沒得到
看到這裡,讀者諸君已經明白了:這個從一間半木板房發展到五間低矮磚瓦房的地方,就是軍機處,曾經是清朝政治軍事決策中樞,像劉墉紀曉嵐那樣的一二品大員,還真都沒有資格隨便進去——劉墉和紀曉嵐只給那地方當過保安:按照清朝規定,軍機大臣商議機密大事的時候,都察院要派左右都御史在外面帶兵巡視,有人在門前逗留窺視,是要被當場拿下交給皇帝發落的。
劉墉和紀曉嵐給軍機處當保安,這規矩還是第一批軍機大臣之一的張廷玉定下的:「廷玉定規制:諸臣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閣擬旨;要事用摺,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親御硃筆批發。自是內閣權移于軍機處,大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預政事,日必召入對,承旨,平章政事,參與機密。」
至於為什麼劉墉和紀曉嵐只能站崗放哨,而和珅卻能進去開會,這咱們就要看看他們三個的履歷了:
劉墉,字崇如,乾隆十六年進士。劉墉在乾隆朝先後任翰林院編修、侍講、編修、督安徽學政、督江蘇學政、山西太原知府、冀寧道、江蘇江寧知府、內閣學士(不是大學士,劉學士和劉大學士,差距很大)直南書房、戶部侍郎、吏部侍郎、湖南巡撫、左都御史仍直南書房、工部尚書、上書房總師傅(因教學工作出錯,一度被降職為侍郎、內閣學士)、署理直隸總督、協辦大學士。嘉慶二年,劉墉由副轉正——授體仁閣大學士。
紀昀,字曉嵐,乾隆十九年進士。四庫全書修好後,升任左都御史,再轉崗禮部尚書。此後又回任左都御史,再回任禮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紀昀經常被稱為「紀總憲」,就是因為他當左都御史的時間較長。嘉慶元年,近視眼大秀才居然當上了兵部尚書,幹了幾天,嘉慶皇帝一看,你不懂軍事,還是當你的左都御史去吧(復移左都御史,二年,復遷禮部尚書)。直到嘉慶十年,紀昀才有資格被稱為紀大學士,但還不是正牌的——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
和珅,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無學歷。乾隆三十四年,以三等輕車都尉爵位任三等侍衛,然後進了黏桿處(這名字不用解釋,所謂血滴子,其實就是粘桿處被神化了)。乾隆四十一年,和珅以戶部侍郎職銜,增補為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
從這三位的履歷中,我們就能看出,真正有軍機大臣頭銜的,只有和珅和致齋一人。劉墉和紀曉嵐,一個是在嘉慶二年才當上體仁閣大學士,一個終生沒有當過正牌大學士,劉紀二人都是「不入軍機,得預政事」,也就是「大學士不兼軍機大臣不為真宰相」——當然,這是雍正八年以後才流行起來的說法。
劉墉和紀曉嵐在乾隆朝,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擔任左都御史一職,這恰恰是軍機處門前糾察隊的角色,他們負責禁止閑雜人等逗留窺視,自己也沒資格逗留窺視。
雍正皇帝為什麼要建立軍機處?
成立軍機處,是雍正皇帝的發明。雍正成立軍機處,實在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那幫內閣大學士不但慵懶顢頇出工不出力,還經常把皇帝跟他們開會的內容泄露出去。
早在康熙執政時期,就經常發生議政王大臣會議消息泄露的事情,康熙雖然批評過幾次,但是王公大臣屢教不改,康熙也懶得較真兒,就把這件事交給「英察之主」雍正了。
皇帝都換成曾經的雍親王胤禛了,那幫大臣還是舊習不改,仍然口無遮攔——或許透露消息是可以換銀子的,就像《潛伏》里的謝若林,清朝王公大臣,也是可以把御前會議內容換成真金白銀的。
但是鐵面雍正不是聖祖康熙,他做事要麼不做,做就做絕:你們不是不聽話嗎?爺不用你們行不行?
於是雍正八年,專屬皇帝一人領導的軍機處誕生了,首批三個軍機大臣,都是雍正心腹:「八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設軍機房隆宗門內,以怡親王允祥、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嗣改稱辦理軍機處。」
同樣被稱為軍機大臣,實際上他們還是有區別的:像老十三、張廷玉那樣的常任者,才會被稱為軍機大臣,其餘的叫「軍機大臣上行走」「學習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當時就是這麼叫,倒不是說新來的把老前輩們都放倒踩著走。
雍正有了自己的班底,徹底排除了「八爺黨」的干擾,雍正領著自己的秘書班子(有人說軍機大臣就是皇帝大秘)開始甩開膀子大幹:每天早上三點到五點,軍機大臣們就陸續來上班了。
軍機大臣們之所以這麼早來上班,那是因為雍正起的也不晚,每天五點,軍機處就要召開由他親自主持的早會了。
很多人都說明朝皇帝如何怠政不上朝,那是電視劇看多了。「有本早奏,無本捲簾朝散」,那是說書人的規定,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帝都不可能天天把大臣們召集到一起開會——那還干不幹正事兒了?六部尚書有六部尚書的工作,管部大學士也要給滿漢尚書拉架,每個人都一大攤子事兒,才不會天天陪著皇帝唱戲呢。
真正的大朝會,一個月也沒有幾次,而且是形式大於內容,主要是宣布一些重大決策,各部門頭頭腦腦要趕到乾清宮「恭聆聖訓」,在清朝這叫做「叫大起」,那時候才有「凈鞭三響,百官上朝」的恢弘場面。
平時的雍正皇帝,都是在軍機處跟軍機大臣們商量軍國大事,他給予了軍機大臣絕大的權力:替皇帝草擬並負責發布「上諭」;辦理皇帝親自交辦的軍政大事;向皇帝提交京城內外官員升遷罷黜名單;制定作戰計劃並提供後勤保證;審理大案要案;以欽差身份巡察四方;保管重要公文。
從雍正給予軍機大臣的權力,我們就能看得出來:軍機大臣一出場,什麼三殿三閣大學士六部尚書,統統靠邊站。
可能是為了標新立異,胤禛的兒子弘曆在乾隆五十六年居然把軍機處撤銷了。可是才撤銷了幾天,乾隆就後悔了:「還是我老爹的辦法好,離開軍機處,真是幹啥啥不成。」乾隆知錯改錯:「尋復如初,時入直者皆重臣。」
劉墉一直在軍機處外站崗放哨,他老爹比他強,人家是從站崗放哨變成了登堂入室進屋開會。 劉統勛在乾隆六年的時候還是左都御史,但是因為政績卓著,最後也當上了軍機大臣,《清史稿》為此大加讚揚:「世謂大學士非兼軍機處,不得為真宰相。勝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則以其通敏。慎密則不泄,通敏則不滯,不滯不泄,樞機之責盡矣……統勛罷而復入,尤以決疑定計見契於高宗,許為有古大臣風,亮哉!」
內閣大學士和軍機大臣,誰的權力更大些?
前面咱們說了,軍機大臣一出,三殿三閣大學士靠邊兒,這不是信口胡謅,那是雍正朝以後朝野上下的共識。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權力中樞,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一開始是由八旗貴胄組成的「議政處」,管事兒的那群人被稱為「議政大臣」。我們要是多讀一讀清朝史料,就會發現電視劇中關於「八王議政」的爭論,未必是張廷玉對而老八胤禩錯了。
從順治開始,就對議政大臣極其反感,康熙更是深惡痛絕,於是內三院(既內閣,後來演變成三殿三閣)應運而生,內閣大學士取代了議政大臣的位置——畢竟基本是憑能力升遷上來的大學士,沒有八旗貴胄王公大臣那麼大的膽子,一向是唯黃帝之命是從的。
但是內閣大學士們基本都參與了「九子奪嫡」,而且好像都不站在胤禛一邊,所以他們被削減權力,那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前面咱們說了,軍機處已經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事兒都管了,所謂的「管部大學士某中堂」,自然也就失去了話語權。
為了平衡內閣六部與軍機處的關係,清朝皇帝學了明成祖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熾的經驗,搞了個兼職制度:「由大學士、尚書、侍郎內特旨召入。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常日侍直,應對獻替,巡幸亦如之。明降諭旨,述交內閣。諭本處行者,封寄所司。」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好官都進軍機處」,內閣和六部成了軍機處人才培訓基地和命令執行者。
即使當不上軍機大臣,當個跑腿辦事的「軍機章京」,那也是了不得的職位。自從有了軍機處,「不入翰林不為大學士」就成了過去式,軍機章京才是人人爭燒的熱爐灶:軍機章京不受殿閣和吏部考察,也就是不參加京察,而是由軍機大臣以「特保」的形式推薦,這樣的「特保」每三年一次,也就是說,當過三年軍機章京,即使不能榮升軍機大臣,外放當個督撫,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是我們知道,任何朝代,都沒有不受制約的權力,就是皇權有時候也要順應天理人情,軍機處雖然可以超越三殿三閣六部九卿,但是有一道坎兒卻不可能邁過去:軍機處除了辦公地點狹小簡陋,而且也沒有歸自己保管的印章,他們要下發任何命令,都必須找皇帝蓋章,官方的說法叫「請印」。
雍正建立的軍機處,從一間半木板房開始,以五間低矮磚瓦房告終,都在驗證一個古代規則: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就像若干年後的企業,大老闆最大,任何職權部門都得圍著他打轉兒……
參考史料:《清史稿》《清朝全史》《樞垣紀略》《清世宗實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