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5日世界反家暴日這一天,美妝博主「宇芽」在微博發布了一段長達12分鐘的視頻,揭露了自己曾經被家暴的遭遇。而在11月26日,又爆出蔣勁夫家暴女友的消息。這裡想跟大家強調的是,暴力法界定的家暴行為不止男人打女人叫家暴,家長打孩子一樣叫家暴,而且成年人與幼童的體力懸殊更大,受到的傷害也更大。
據全國婦聯統計,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並且有70%的施暴者不僅打妻子,還打孩子。這些施暴者中有1/4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還有些是反社會型人格。他們大多在年幼時就被埋下了「施暴種子」,認為只有暴力才會解決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種子逐漸發芽。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冰冷的環境很難長出參天大樹。身邊一個真實案例,峰的父母都比較老實,但是父親不能沾酒,一喝酒就上頭。他上頭之後,會像變了一個人,暴力、憤怒,易與別人起衝突。打人也相當血腥,曾經把他媽媽踩在地上打斷了腿和肋骨。在峰7歲那年,父親一腳把他踢到電視櫃旁的邊角上,頓時滿口噴血,還撞掉了兩顆門牙。峰就一直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讀書期間相當叛逆,沒考上大學,跟著父親在工地做鋼筋工。還是像以前一樣,他的母親經常受到家暴,因為他父親基本沒有可能離開酒。終於有天,他母親忍受不了,在他父親醉酒後,把他父親勒死了。之後,他的母親也消失了。而他離開父親的工地後,一個人南下打工。因為性情暴躁,遇事總是暴力解決,在新工地大打出手,將工友致殘,進了監獄。
曾經有過一個調查,那些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幾個非常典型的性格特點:
01 內心恐懼,沒有安全感這種事情對孩子的內心已經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見到父母打架的場景後,也害怕巴掌或者拳腳打在自己身上,內心總是充滿恐懼 ,沒有任何安全感。
02 害怕父母分離很多父母都會在打架之後問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和你爸爸或者媽媽離婚了,你跟誰? 這種問題會讓孩子每天都心驚膽戰,害怕有一天回家打開門發現沒有了爸爸或者媽媽,讓孩子很無助。
03 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緒父母為了什麼打架? 有的是因為拌了兩句嘴,有的是因為某一方做錯了事情,打架的原因千奇百怪,但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當憤怒到達一定的邊緣就需要發泄,於是打架就成了最好發泄的途徑,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下變得脾氣暴躁,經不起大風大浪,甚至有的孩子在成年之後,也會通過打架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04自殘引起家長重視在家暴的家庭中,最無辜的就是孩子,他們甚至根本不懂父母為了什麼吵架,高分貝的爭吵聲常常讓孩子手足無措。為了吸引或者轉移家長的注意力,他們通過自殘的行為想讓父母醒悟,或者停止吵架。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極其「熱血」,覺得父母吵架之後,顛覆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才想要以自殘這種殘酷的方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孩子的個性品質最初是由家庭來塑造。你給了他暴力刺骨的冷漠環境,他很難有一顆溫暖謙和的心。
實驗證明:周邊的暴力環境會使孩子變得更有攻擊性。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曾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波波玩偶實驗」。他認為孩子是可以通過觀看他人的暴力行為,模仿和學習暴力。
他從斯坦福幼兒園找來了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72名兒童,包括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將他們分兩組,一組看到成人攻擊波波玩偶,另一組是沒有任何暴力行為的對照。之後,把他們單獨和波波玩偶放在一個房間里,看他們是否會模仿那位成人的行為。
實驗結果表明:看到了大人暴力行為的孩子,更傾向於對玩偶做出暴力的動作。而沒有看到/學習到大人暴力行為的孩子,在之後單獨與玩偶相處時,產生暴力行為的傾向比另外那組兒童要少得多。實驗同時也發現,男孩們會更多地展示出攻擊性行為,尤其是有「暴力榜樣」實驗組中的男孩,表現的暴力行為也明顯地比其他兒童更多。
當時,這個實驗結果震驚了整個社會,因為人們的普遍信念是,通過觀看暴力的行為(例如電影、拳擊比賽)可以作為人們表達自己心中暴力想法的表達方式,幫助減少人們實際的暴力行為。但是實驗結果揭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觀看暴力行為,不是暴力心理的疏導和出口,而是這些暴力行為的強化劑。 所以,作為孩子榜樣的父母,我們自己應該謹言慎行。在生活中,也盡量少讓孩子接觸暴力電影、動畫片、遊戲等內容。
當孩子出現有暴力行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這是一個無助的媽媽,在網上發出的求助貼。
還有剛發生的大連命案,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一個僅僅13歲的孩子,居然能做出這麼殘暴的舉動,簡直讓人震驚。
據澎湃新聞報道,由於平時父母長期外出工作,對孩子疏於管教,導致孩子有一些行為的偏差。華商報報道,13歲男孩鄰居曾表示「他還愛打遊戲,有時候一打就是一個通宵。」這些,都有可能是導致這個男孩成為殺人犯的因素。排除確診患有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先天等問題因素,怎樣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施暴者?或者當他出現有暴力傾向行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引導?
控制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表現負面情緒和有暴力傾向時,我們要做到的是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因,做到"感同身受"。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被了解、理解自己的想法,也才有進一步溝通的空間。
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表達情緒方式
可以從消耗孩子能量和孩子喜歡的活動開始,比如畫畫、運動、戶外郊遊。等他們平靜過後,告訴他們哪些表達方式合適,而哪些是不能被接受的。
制定獎罰制度,而非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只會適得其反,從公正的角度獎勵孩子非暴力行為,懲罰暴力行為。通過這種方法,能減少孩子的暴力行為。但一定要和孩子解釋清楚,制定這個制度的原因和背後的道理。
「好父母,有兩種能力,好好說話和情緒穩定。」總結為兩句話: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溫暖,溫柔而堅定地制止,讓孩子知道暴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接納、傾聽、理解、共情,讓他感到憤怒和恐懼的情緒是被允許的,並且他能夠得到安撫。經常吵架的家庭,請看看這部公益短片,一個在家暴陰影里長大的孩子內心獨白。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你滿目猙獰的家暴行為,正在為你的孩子埋下「施暴種子」
在11月25日世界反家暴日這一天,美妝博主「宇芽」在微博發布了一段長達12分鐘的視頻,揭露了自己曾經被家暴的遭遇。而在11月26日,又爆出蔣勁夫家暴女友的消息。這裡想跟大家強調的是,暴力法界定的家暴行為不止男人打女人叫家暴,家長打孩子一樣叫家暴,而且成年人與幼童的體力懸殊更大,受到的傷害也更大。
據全國婦聯統計,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並且有70%的施暴者不僅打妻子,還打孩子。這些施暴者中有1/4是人格障礙患者,甚至還有些是反社會型人格。他們大多在年幼時就被埋下了「施暴種子」,認為只有暴力才會解決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種子逐漸發芽。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冰冷的環境很難長出參天大樹。身邊一個真實案例,峰的父母都比較老實,但是父親不能沾酒,一喝酒就上頭。他上頭之後,會像變了一個人,暴力、憤怒,易與別人起衝突。打人也相當血腥,曾經把他媽媽踩在地上打斷了腿和肋骨。在峰7歲那年,父親一腳把他踢到電視櫃旁的邊角上,頓時滿口噴血,還撞掉了兩顆門牙。峰就一直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讀書期間相當叛逆,沒考上大學,跟著父親在工地做鋼筋工。還是像以前一樣,他的母親經常受到家暴,因為他父親基本沒有可能離開酒。終於有天,他母親忍受不了,在他父親醉酒後,把他父親勒死了。之後,他的母親也消失了。而他離開父親的工地後,一個人南下打工。因為性情暴躁,遇事總是暴力解決,在新工地大打出手,將工友致殘,進了監獄。
曾經有過一個調查,那些在家暴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幾個非常典型的性格特點:
01 內心恐懼,沒有安全感
這種事情對孩子的內心已經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見到父母打架的場景後,也害怕巴掌或者拳腳打在自己身上,內心總是充滿恐懼 ,沒有任何安全感。
02 害怕父母分離
很多父母都會在打架之後問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和你爸爸或者媽媽離婚了,你跟誰? 這種問題會讓孩子每天都心驚膽戰,害怕有一天回家打開門發現沒有了爸爸或者媽媽,讓孩子很無助。
03 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緒
父母為了什麼打架? 有的是因為拌了兩句嘴,有的是因為某一方做錯了事情,打架的原因千奇百怪,但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當憤怒到達一定的邊緣就需要發泄,於是打架就成了最好發泄的途徑,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之下變得脾氣暴躁,經不起大風大浪,甚至有的孩子在成年之後,也會通過打架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04自殘引起家長重視
在家暴的家庭中,最無辜的就是孩子,他們甚至根本不懂父母為了什麼吵架,高分貝的爭吵聲常常讓孩子手足無措。為了吸引或者轉移家長的注意力,他們通過自殘的行為想讓父母醒悟,或者停止吵架。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極其「熱血」,覺得父母吵架之後,顛覆了自己的生活,所以才想要以自殘這種殘酷的方式,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孩子的個性品質最初是由家庭來塑造。你給了他暴力刺骨的冷漠環境,他很難有一顆溫暖謙和的心。
實驗證明:周邊的暴力環境會使孩子變得更有攻擊性。美國著名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曾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波波玩偶實驗」。他認為孩子是可以通過觀看他人的暴力行為,模仿和學習暴力。
他從斯坦福幼兒園找來了年齡介於3-6歲之間的72名兒童,包括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將他們分兩組,一組看到成人攻擊波波玩偶,另一組是沒有任何暴力行為的對照。之後,把他們單獨和波波玩偶放在一個房間里,看他們是否會模仿那位成人的行為。
實驗結果表明:
看到了大人暴力行為的孩子,更傾向於對玩偶做出暴力的動作。而沒有看到/學習到大人暴力行為的孩子,在之後單獨與玩偶相處時,產生暴力行為的傾向比另外那組兒童要少得多。實驗同時也發現,男孩們會更多地展示出攻擊性行為,尤其是有「暴力榜樣」實驗組中的男孩,表現的暴力行為也明顯地比其他兒童更多。
當時,這個實驗結果震驚了整個社會,因為人們的普遍信念是,通過觀看暴力的行為(例如電影、拳擊比賽)可以作為人們表達自己心中暴力想法的表達方式,幫助減少人們實際的暴力行為。但是實驗結果揭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觀看暴力行為,不是暴力心理的疏導和出口,而是這些暴力行為的強化劑。 所以,作為孩子榜樣的父母,我們自己應該謹言慎行。在生活中,也盡量少讓孩子接觸暴力電影、動畫片、遊戲等內容。
當孩子出現有暴力行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
這是一個無助的媽媽,在網上發出的求助貼。
還有剛發生的大連命案,10歲女孩被13歲男孩殺害。一個僅僅13歲的孩子,居然能做出這麼殘暴的舉動,簡直讓人震驚。
據澎湃新聞報道,由於平時父母長期外出工作,對孩子疏於管教,導致孩子有一些行為的偏差。華商報報道,13歲男孩鄰居曾表示「他還愛打遊戲,有時候一打就是一個通宵。」這些,都有可能是導致這個男孩成為殺人犯的因素。排除確診患有精神疾病或其它生理、先天等問題因素,怎樣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施暴者?或者當他出現有暴力傾向行為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引導?
控制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表現負面情緒和有暴力傾向時,我們要做到的是探尋孩子行為背後的動因,做到"感同身受"。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被了解、理解自己的想法,也才有進一步溝通的空間。
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表達情緒方式
可以從消耗孩子能量和孩子喜歡的活動開始,比如畫畫、運動、戶外郊遊。等他們平靜過後,告訴他們哪些表達方式合適,而哪些是不能被接受的。
制定獎罰制度,而非以暴制暴
以暴制暴只會適得其反,從公正的角度獎勵孩子非暴力行為,懲罰暴力行為。通過這種方法,能減少孩子的暴力行為。但一定要和孩子解釋清楚,制定這個制度的原因和背後的道理。
「好父母,有兩種能力,好好說話和情緒穩定。」總結為兩句話:不要吝嗇對孩子的鼓勵和溫暖,溫柔而堅定地制止,讓孩子知道暴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接納、傾聽、理解、共情,讓他感到憤怒和恐懼的情緒是被允許的,並且他能夠得到安撫。經常吵架的家庭,請看看這部公益短片,一個在家暴陰影里長大的孩子內心獨白。
授權聲明: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