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糖,就搗蛋!"
閨蜜5歲的兒子喊著他萬聖節剛從幼兒園學來的"口號",一邊一顆接一顆地往嘴裡放糖果。大寶也對桌上的一盒軟糖蠢蠢欲動,我用眼神制止了他。萬聖節後的閨蜜聚會,成了孩子們一年一度的糖果狂歡。佛系閨蜜對我說:讓他吃,一次性吃夠,吃到吐就不會再吃了。
像閨蜜這樣放任孩子吃糖,孩子會不會因為吃膩了,而少吃糖呢?科學家告訴我們:並不會。
甜食永遠不會膩
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攝入糖會產生類似使用可卡因的效應,比如改變情緒,可能是通過其產生獎勵和愉悅感覺的能力,導致人們喜歡吃糖。
對甜食的偏愛,是我們人類為了獲得維生素E的進化結果。但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糖越來越容易獲得。
可我們的大腦卻沒有進化到這樣的程度,所以雖然已經吃了足夠的糖,大腦還是會通過"獎賞迴路",要求我們吃更多的糖以維持"愉悅"的感覺。
這也是為什麼,家裡的娃,開始吃一塊就能滿足,慢慢的好幾塊糖都沒辦法滿足的原因。
孩子吃糖太多引發的問題
《自然》雜誌發布的一篇文章稱,糖存在被濫用的潛在可能性,加之其毒性和飲食中食糖的普遍性,使得它成為這場世界健康危機中的"主犯"。
糖作為人體三大營養素,雖然是我們熱量的主要來源,還能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但越來越多的零食商品,為了商業利益,實際上都在過量添加糖。如果寶寶吃糖過多,可能會帶來下面這幾個健康風險。
● 影響營養攝入
對娃來說,"重口味"的東西不只是"鹽",實際上,糖也是一種重口味。如果吃的太多,寶寶可能會因此降低對食物的味覺靈敏度,出現偏食等狀況。抑制胃酸分泌,削弱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 影響視力
甜食吃多了會導致血糖上升,血漿滲透壓上升,房水和晶狀體的滲透壓也隨之升高,一旦引起晶狀體凸度和屈光度增加,會使得近視度數直線上升。
● 影響孩子專註力
1980年由Prinz, R. J.主持的研究中就表明,寶寶一旦對糖產生依賴,不吃糖就會造成多巴胺水平下降,就會變得更加焦慮和暴躁,難以專註。
孩子一天能吃多少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3歲的寶寶,每天最好吃10~15g遊離糖,每天不能超過20~30g遊離糖。
0~6個月的寶寶不需吃糖,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糖分足夠日常消耗。6到12個月的孩子,在輔食添加中,盡量選擇無糖或低糖,提高對天然口味糖分的接受度。培養低糖習慣。
1歲後的孩子,或許開始接觸零食,但每天盡量要控制在10g左右的糖(包含三餐里),所以含糖的零食,最好偶爾吃一次,不能每天都吃。
怎麼讓寶寶"低糖"飲食
知難行易,面對著哇哇亂叫的娃,只要丟顆糖就能安靜幾秒,哪個疲憊的老母親經得住這樣的誘惑。所以完全不讓娃吃糖,是不可能的。況且糖也不是洪水猛獸,只要掌握恰當的時間,偶爾為之。糖還是帶給寶寶幸福感,拯救崩潰家長於水火的利器。
● 斷舍離:別在家裡放零食
中醫中有一句話叫做,正本清源。前段時間的斷舍離中,我把家裡所有的含糖零食,全都請了出去。因為我發現大寶現在已經具備了,找到所有隱藏"彩蛋"的能力,順便還培訓了弟弟。別說孩子,就算是我自己也習慣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泡上一杯奶茶吃塊巧克力,這時候有四隻眼睛可是在盯著我。所以如果你家的抽屜和柜子里也有很多"好吃的",建議趕緊"舍斷離",如果娃非要鬧著吃,現買會更好。
● 這些時間別吃糖
閨蜜跟我聊,孩子一不好好吃飯,她就知道準是孩子奶奶,在餐前給娃吃餅乾了。給娃吃糖的時間,最好不要在餐前2小時或者餐後2小時,餐前糖帶來的飽腹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而餐後立刻吃糖,會讓寶寶的血糖負荷過大。
● 不把零食當獎勵
由於寶寶對於甜味食品的偏愛,一些爸媽把這些零食當做了給寶寶的獎勵。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寶寶乖,如果你乖乖吃完飯,媽媽就給你吃巧克力餅乾哦。誰先把玩具收好,媽媽就給誰吃果汁糖。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認為吃糖是一種"獎勵"。無形之中,糖就具有了更大的誘惑力。
● "黃布袋"法控制糖攝入量
多次吃糖,不僅很容易因為沒有及時清理,而增加孩子齲齒的風險。還可能會因為根本搞不清寶寶吃糖的總量,而忽略"糖攝入過量"這個事實。香港的小學生們前段時間採取的"黃布袋"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學校發給每個寶寶一個黃色布袋子,如果覺得想要吃零食,就把這件零食放進黃布袋裡。等到零食時間,攢在一起吃,然後統一清理口腔。
小辮子媽有話說:
即便是大人也很難抵抗甜食的誘惑,又何況自制力並不是那麼強的寶寶。家長如果採取強硬的拒絕手段,只能讓孩子的逆反心理疊加零食的誘惑力,增加親子矛盾。家裡清空零食眼不見為凈,或採取"黃布袋"法循序漸進的控制孩子吃糖,或許會更加有效。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和吃糖過量有關?「黃布袋「法告別「糖罐子「
"不給糖,就搗蛋!"
閨蜜5歲的兒子喊著他萬聖節剛從幼兒園學來的"口號",一邊一顆接一顆地往嘴裡放糖果。大寶也對桌上的一盒軟糖蠢蠢欲動,我用眼神制止了他。萬聖節後的閨蜜聚會,成了孩子們一年一度的糖果狂歡。佛系閨蜜對我說:讓他吃,一次性吃夠,吃到吐就不會再吃了。
像閨蜜這樣放任孩子吃糖,孩子會不會因為吃膩了,而少吃糖呢?科學家告訴我們:並不會。
甜食永遠不會膩
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寫道:攝入糖會產生類似使用可卡因的效應,比如改變情緒,可能是通過其產生獎勵和愉悅感覺的能力,導致人們喜歡吃糖。
對甜食的偏愛,是我們人類為了獲得維生素E的進化結果。但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糖越來越容易獲得。
可我們的大腦卻沒有進化到這樣的程度,所以雖然已經吃了足夠的糖,大腦還是會通過"獎賞迴路",要求我們吃更多的糖以維持"愉悅"的感覺。
這也是為什麼,家裡的娃,開始吃一塊就能滿足,慢慢的好幾塊糖都沒辦法滿足的原因。
孩子吃糖太多引發的問題
《自然》雜誌發布的一篇文章稱,糖存在被濫用的潛在可能性,加之其毒性和飲食中食糖的普遍性,使得它成為這場世界健康危機中的"主犯"。
糖作為人體三大營養素,雖然是我們熱量的主要來源,還能構成組織和保護肝臟功能的重要物質。但越來越多的零食商品,為了商業利益,實際上都在過量添加糖。如果寶寶吃糖過多,可能會帶來下面這幾個健康風險。
● 影響營養攝入
對娃來說,"重口味"的東西不只是"鹽",實際上,糖也是一種重口味。如果吃的太多,寶寶可能會因此降低對食物的味覺靈敏度,出現偏食等狀況。抑制胃酸分泌,削弱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 影響視力
甜食吃多了會導致血糖上升,血漿滲透壓上升,房水和晶狀體的滲透壓也隨之升高,一旦引起晶狀體凸度和屈光度增加,會使得近視度數直線上升。
● 影響孩子專註力
1980年由Prinz, R. J.主持的研究中就表明,寶寶一旦對糖產生依賴,不吃糖就會造成多巴胺水平下降,就會變得更加焦慮和暴躁,難以專註。
孩子一天能吃多少糖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3歲的寶寶,每天最好吃10~15g遊離糖,每天不能超過20~30g遊離糖。
0~6個月的寶寶不需吃糖,母乳或配方奶粉中的糖分足夠日常消耗。6到12個月的孩子,在輔食添加中,盡量選擇無糖或低糖,提高對天然口味糖分的接受度。培養低糖習慣。
1歲後的孩子,或許開始接觸零食,但每天盡量要控制在10g左右的糖(包含三餐里),所以含糖的零食,最好偶爾吃一次,不能每天都吃。
怎麼讓寶寶"低糖"飲食
知難行易,面對著哇哇亂叫的娃,只要丟顆糖就能安靜幾秒,哪個疲憊的老母親經得住這樣的誘惑。所以完全不讓娃吃糖,是不可能的。況且糖也不是洪水猛獸,只要掌握恰當的時間,偶爾為之。糖還是帶給寶寶幸福感,拯救崩潰家長於水火的利器。
● 斷舍離:別在家裡放零食
中醫中有一句話叫做,正本清源。前段時間的斷舍離中,我把家裡所有的含糖零食,全都請了出去。因為我發現大寶現在已經具備了,找到所有隱藏"彩蛋"的能力,順便還培訓了弟弟。別說孩子,就算是我自己也習慣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泡上一杯奶茶吃塊巧克力,這時候有四隻眼睛可是在盯著我。所以如果你家的抽屜和柜子里也有很多"好吃的",建議趕緊"舍斷離",如果娃非要鬧著吃,現買會更好。
● 這些時間別吃糖
閨蜜跟我聊,孩子一不好好吃飯,她就知道準是孩子奶奶,在餐前給娃吃餅乾了。給娃吃糖的時間,最好不要在餐前2小時或者餐後2小時,餐前糖帶來的飽腹感會影響孩子的食慾。而餐後立刻吃糖,會讓寶寶的血糖負荷過大。
● 不把零食當獎勵
由於寶寶對於甜味食品的偏愛,一些爸媽把這些零食當做了給寶寶的獎勵。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寶寶乖,如果你乖乖吃完飯,媽媽就給你吃巧克力餅乾哦。誰先把玩具收好,媽媽就給誰吃果汁糖。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認為吃糖是一種"獎勵"。無形之中,糖就具有了更大的誘惑力。
● "黃布袋"法控制糖攝入量
多次吃糖,不僅很容易因為沒有及時清理,而增加孩子齲齒的風險。還可能會因為根本搞不清寶寶吃糖的總量,而忽略"糖攝入過量"這個事實。香港的小學生們前段時間採取的"黃布袋"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學校發給每個寶寶一個黃色布袋子,如果覺得想要吃零食,就把這件零食放進黃布袋裡。等到零食時間,攢在一起吃,然後統一清理口腔。
小辮子媽有話說:
即便是大人也很難抵抗甜食的誘惑,又何況自制力並不是那麼強的寶寶。家長如果採取強硬的拒絕手段,只能讓孩子的逆反心理疊加零食的誘惑力,增加親子矛盾。家裡清空零食眼不見為凈,或採取"黃布袋"法循序漸進的控制孩子吃糖,或許會更加有效。
往期精彩內容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