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媽提醒了我一句「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好,就發泄到孩子身上」的時候,我知道我需要治療了。
每次因為孩子做的事情不順我的意,我要提高音量的時候,我能感覺到我的內心其實是抗拒的,但是我卻控制不了住在我心裏面的那個小怪獸,它總是能順利的爆發出來。
有些時候,我對孩子大吼完全是因為工作上或者其他事情不順心,剛好孩子又做了個什麼事情,就把我點燃了。其實孩子並不是最初讓我生氣的人,但是我卻把怒氣遷怒於她。因為孩子是一個很安全的對象,所以更容易成為發泄的對象。
可是每次吼完了,就會馬上後悔。特別是看到孩子委屈,無辜,害怕甚至是恐懼的表情,我簡直是悔死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了。
我知道,吼叫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只是通過威脅或者恐嚇阻止某些行為。吼叫只是我負面情緒的一種表達。但是我意識到了我越來越頻繁的在吼叫,我需要改正。所以我買了7,8本關於子女教育的書,我慢慢看。
看到了第二本的時候,我覺得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需要相信,不是只有我才有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會有這種問題。聽到孩子哼哼唧唧,看到孩子磨磨蹭蹭,聲音不自覺的就開始提高。所以,我並不一個人。
吼叫總是突然發生,我確信沒有家長會提前做規劃。可是即便如此,吼叫也是有跡可循的。這個就需要自己仔細的觀察自己,特別是當我情緒開始激動的時候,我會去想到底是什麼導致我有情緒,是什麼行為或者狀況會成為我開始大吼大叫的觸發器。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我之前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起床之前,會看兩頁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女兒也開始早上要我給她講故事了。夏天的時候還好,因為她會醒比較早,我的時間還是會比較夠用,可是到了冬天,她有時會在我快要出門的時候才醒。眼睛睜開的第一句話說的就是「媽媽,講故事」。
聽到這句話,我就有點煩躁。時間那麼緊了,還要我講故事。我對她說:「媽媽要上班了,晚上再講。」我女兒一般會開始,我聽到她哭,情緒就上來了。我會不耐煩的告訴她「我要走了。」有些時候我女兒會掛在我身上不要我走,我煩躁的時候,會推開她,然後她會帶著哭腔說:「媽媽,你咋要推我呢。」
每次都這樣,我覺得我的這種行為也欠妥當。在別人的眼裡,我是個擅長處理親子關係的媽媽,可是在被人看不到的地方,我的行為又那麼的不恰當。
其實想想,女兒讓我講一個故事再走本身也沒有問題,可是因為耽誤了我正常出門,我會覺得煩躁,所以就發火了。
今天早上又遇到了同樣的情形,眼淚汪汪的看著我說要我講了故事才出門。我蹲下來,眼睛平視她,理了理我的思路,對她說:「寶貝,你看今天時間沒有了,如果媽媽給你講故事,就只能急匆匆的給你講,肯定就不能把這個故事講好。要不你看今天晚上媽媽就慢慢的給你講2個故事,給你好好的講,好不好。」我能感覺到我那可愛的小姑娘聽了我說的,在小腦袋裡面想了想,她說:「講3個。」我告訴她晚上再說,現在先幫我按電梯吧。
女兒開心的幫我按了電梯,我們擁抱後,分手了。
這個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我能感覺到我開始慢慢的學會控制我的情緒。諸如此類,還有晚上洗澡,刷牙,收拾玩具,關燈睡覺等等。很多容易導致我大吼大叫的場景,因為我學會了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或者在我要爆發的時候,我按下自己的暫停鍵,過一會兒,其實我的情緒就已經平復了。
慢慢的,我發現了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需求上,也能夠讓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反應。
舉個上面提到的晚上洗澡的例子。我覺得不要在孩子正玩的興頭上讓她停止玩耍脫衣服洗澡。以前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到了時間就叫她準備,可是她都不情願,當沒聽到我說話一樣,我一怒,就用「武力」強迫她,這樣經常整的是雞飛狗跳。現在我學聰明了,如果已經到了該洗澡的時間,但是孩子還在興頭上,我會告訴她:「妹妹,到洗澡的時間了,你是打算再玩5分鐘去洗澡,還是現在就去洗澡呢?」不管她選什麼,反正她都會選洗澡。有的時候,到了5分鐘,我提醒她,5分鐘到了,該洗澡了。她不理我,還是繼續玩耍。我會告訴她:「現在媽媽有時間,可以給你洗澡,過了這會兒,我沒有時間給你洗澡了,你今天就不用洗了。明天早上你就臭烘烘的去幼兒園吧。老師和同學如果問你為什麼臭臭的,你就告訴他們因為你不洗澡。」
這種情況,只發生了一次,聽了我這句話,她馬上配合洗澡。
「當孩子降生,一個安靜整潔,盡然有序的家就不復存在了。如果你試圖糾正孩子做的每一件你不贊同的小事,你就會筋疲力盡,瀕臨崩潰,而且還可能將每一次與孩子的互動變成一場戰爭。」
我慢慢的理解這句話「世界和平始於家庭」。當我管理好我自己的情緒,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改變我的固有態度的時候,我發現我找到了重新與我的孩子和周圍其他事物相處的方式。
治療我的情緒病,我要做一個不吼不叫的媽媽
當我媽提醒了我一句「不要因為你的情緒不好,就發泄到孩子身上」的時候,我知道我需要治療了。
每次因為孩子做的事情不順我的意,我要提高音量的時候,我能感覺到我的內心其實是抗拒的,但是我卻控制不了住在我心裏面的那個小怪獸,它總是能順利的爆發出來。
有些時候,我對孩子大吼完全是因為工作上或者其他事情不順心,剛好孩子又做了個什麼事情,就把我點燃了。其實孩子並不是最初讓我生氣的人,但是我卻把怒氣遷怒於她。因為孩子是一個很安全的對象,所以更容易成為發泄的對象。
可是每次吼完了,就會馬上後悔。特別是看到孩子委屈,無辜,害怕甚至是恐懼的表情,我簡直是悔死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了。
我知道,吼叫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只是通過威脅或者恐嚇阻止某些行為。吼叫只是我負面情緒的一種表達。但是我意識到了我越來越頻繁的在吼叫,我需要改正。所以我買了7,8本關於子女教育的書,我慢慢看。
看到了第二本的時候,我覺得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我需要相信,不是只有我才有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會有這種問題。聽到孩子哼哼唧唧,看到孩子磨磨蹭蹭,聲音不自覺的就開始提高。所以,我並不一個人。
吼叫總是突然發生,我確信沒有家長會提前做規劃。可是即便如此,吼叫也是有跡可循的。這個就需要自己仔細的觀察自己,特別是當我情緒開始激動的時候,我會去想到底是什麼導致我有情緒,是什麼行為或者狀況會成為我開始大吼大叫的觸發器。
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我之前有一個習慣,每天早上起床之前,會看兩頁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女兒也開始早上要我給她講故事了。夏天的時候還好,因為她會醒比較早,我的時間還是會比較夠用,可是到了冬天,她有時會在我快要出門的時候才醒。眼睛睜開的第一句話說的就是「媽媽,講故事」。
聽到這句話,我就有點煩躁。時間那麼緊了,還要我講故事。我對她說:「媽媽要上班了,晚上再講。」我女兒一般會開始,我聽到她哭,情緒就上來了。我會不耐煩的告訴她「我要走了。」有些時候我女兒會掛在我身上不要我走,我煩躁的時候,會推開她,然後她會帶著哭腔說:「媽媽,你咋要推我呢。」
每次都這樣,我覺得我的這種行為也欠妥當。在別人的眼裡,我是個擅長處理親子關係的媽媽,可是在被人看不到的地方,我的行為又那麼的不恰當。
其實想想,女兒讓我講一個故事再走本身也沒有問題,可是因為耽誤了我正常出門,我會覺得煩躁,所以就發火了。
今天早上又遇到了同樣的情形,眼淚汪汪的看著我說要我講了故事才出門。我蹲下來,眼睛平視她,理了理我的思路,對她說:「寶貝,你看今天時間沒有了,如果媽媽給你講故事,就只能急匆匆的給你講,肯定就不能把這個故事講好。要不你看今天晚上媽媽就慢慢的給你講2個故事,給你好好的講,好不好。」我能感覺到我那可愛的小姑娘聽了我說的,在小腦袋裡面想了想,她說:「講3個。」我告訴她晚上再說,現在先幫我按電梯吧。
女兒開心的幫我按了電梯,我們擁抱後,分手了。
這個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我能感覺到我開始慢慢的學會控制我的情緒。諸如此類,還有晚上洗澡,刷牙,收拾玩具,關燈睡覺等等。很多容易導致我大吼大叫的場景,因為我學會了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或者在我要爆發的時候,我按下自己的暫停鍵,過一會兒,其實我的情緒就已經平復了。
慢慢的,我發現了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需求上,也能夠讓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反應。
舉個上面提到的晚上洗澡的例子。我覺得不要在孩子正玩的興頭上讓她停止玩耍脫衣服洗澡。以前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到了時間就叫她準備,可是她都不情願,當沒聽到我說話一樣,我一怒,就用「武力」強迫她,這樣經常整的是雞飛狗跳。現在我學聰明了,如果已經到了該洗澡的時間,但是孩子還在興頭上,我會告訴她:「妹妹,到洗澡的時間了,你是打算再玩5分鐘去洗澡,還是現在就去洗澡呢?」不管她選什麼,反正她都會選洗澡。有的時候,到了5分鐘,我提醒她,5分鐘到了,該洗澡了。她不理我,還是繼續玩耍。我會告訴她:「現在媽媽有時間,可以給你洗澡,過了這會兒,我沒有時間給你洗澡了,你今天就不用洗了。明天早上你就臭烘烘的去幼兒園吧。老師和同學如果問你為什麼臭臭的,你就告訴他們因為你不洗澡。」
這種情況,只發生了一次,聽了我這句話,她馬上配合洗澡。
「當孩子降生,一個安靜整潔,盡然有序的家就不復存在了。如果你試圖糾正孩子做的每一件你不贊同的小事,你就會筋疲力盡,瀕臨崩潰,而且還可能將每一次與孩子的互動變成一場戰爭。」
我慢慢的理解這句話「世界和平始於家庭」。當我管理好我自己的情緒,調整看問題的角度,改變我的固有態度的時候,我發現我找到了重新與我的孩子和周圍其他事物相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