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紂,歷來被看作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正所謂「多道者多助」,共同打響了消滅殷商的牧野之戰。
《史記·商本紀》載,「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復歸」。
《史記·周本紀》載,「武王即位,……九年,武王上祭於畢。東觀兵,至於盟津。……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史記·周本紀》又載,「(武王)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諸侯咸會。
在司馬遷筆下,武王伐紂,聞風而來了八百諸侯,後又「諸侯咸會」,乍一聽好像場面很大,是一支大兵團,其實不然。
商朝版圖,北到今遼寧,南到今湖北,西到今陝西,東到海濱,面積並不大。諸侯國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最低等的男爵封地至少方圓五十里,相當於現在一個中等面積的縣,八百諸侯的封地方圓至少五千里,這是不現實的。
再者,早在季歷時代,周已經向外擴張;文王時代,「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史記·齊太公世家》)。到了武王時代,天下諸侯已所剩不多,何來八百諸侯?
《尚書·周書》中的《泰誓》載,不過是是西岐(西周)附近的幾個諸侯國。《牧誓》交代的更明白,這些諸侯為「西土之人」,為「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
《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曰:嗟!我有國頉君,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顯然,「八百諸侯」不過是個虛詞,有明確記載的只有八個。在古漢語中,「百」有「伯」音。
八伯諸侯跟隨武王,後世以訛傳訛,寫成了八百。
牧野之戰,武王派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史記·周本紀》),在姜子牙的指揮下,成為滅商的主力軍。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個諸侯皆為蠻夷戎狄,在滅商的牧野之戰中不過是來打醬油的,最多是搖旗吶喊,給武王壯威。
這些諸侯國早已被季歷、文王、武王征服,只能聽命於西岐。武王伐紂,鎬京空虛,如果這些未經教化的蠻夷戎狄趁機在背後捅刀子,周軍豈不腹背受敵?
武王伐紂有八百諸侯響應?史書一字錯誤,以訛傳訛
武王伐紂,歷來被看作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正所謂「多道者多助」,共同打響了消滅殷商的牧野之戰。
《史記·商本紀》載,「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復歸」。
《史記·周本紀》載,「武王即位,……九年,武王上祭於畢。東觀兵,至於盟津。……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
《史記·周本紀》又載,「(武王)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諸侯咸會。
在司馬遷筆下,武王伐紂,聞風而來了八百諸侯,後又「諸侯咸會」,乍一聽好像場面很大,是一支大兵團,其實不然。
商朝版圖,北到今遼寧,南到今湖北,西到今陝西,東到海濱,面積並不大。諸侯國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最低等的男爵封地至少方圓五十里,相當於現在一個中等面積的縣,八百諸侯的封地方圓至少五千里,這是不現實的。
再者,早在季歷時代,周已經向外擴張;文王時代,「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史記·齊太公世家》)。到了武王時代,天下諸侯已所剩不多,何來八百諸侯?
《尚書·周書》中的《泰誓》載,不過是是西岐(西周)附近的幾個諸侯國。《牧誓》交代的更明白,這些諸侯為「西土之人」,為「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
《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曰:嗟!我有國頉君,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顯然,「八百諸侯」不過是個虛詞,有明確記載的只有八個。在古漢語中,「百」有「伯」音。
八伯諸侯跟隨武王,後世以訛傳訛,寫成了八百。
牧野之戰,武王派出了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史記·周本紀》),在姜子牙的指揮下,成為滅商的主力軍。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個諸侯皆為蠻夷戎狄,在滅商的牧野之戰中不過是來打醬油的,最多是搖旗吶喊,給武王壯威。
這些諸侯國早已被季歷、文王、武王征服,只能聽命於西岐。武王伐紂,鎬京空虛,如果這些未經教化的蠻夷戎狄趁機在背後捅刀子,周軍豈不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