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這種制度雖有利於皇位繼承的穩定性,但是默認了"立長不立賢",凡是皇后所生的長子,無論是健康或疾病,聰慧或愚鈍,都能成為皇位的繼承者。既然太子的人選具有不可更改的先天性,那麼太子的後天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正因如此,明代的統治者十分重視皇太子的教育問題,召四方名儒講學,請才俊之士伴讀,以期培養出合格的儲君和下一個治世明君。
洪武初年,是明朝太子制度的草創階段。最初,太子學習的地點在大本堂,而後明太祖先後設立了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副詹事等一系列東宮官職,直到洪武二十二年,明太祖正式設立詹事院,負責太子教育的相關事宜。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在借鑒前朝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設置了太子東宮官署體系。朱元璋太子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明朝,太子學習的地點從大本堂、至文華殿正殿,再到文華殿東廂房。明英宗時,將太子學習的地點設在了文華殿,他覺得東宮讀書,應該在文華殿。但是每天讀書寫字常在文華殿的東廂房,也就是左春坊。這一時期也沒有定製,基本上屬於文華殿東廂房和後殿交替使用的時期。
明孝宗時,內侍設書案於文華殿內東。由此可見,這時太子講讀直接在文華殿東進行。但是,終明一朝,也只有孝宗在位時太子進讀地點定在文華殿東,究其緣由,大概是因為孝宗對太子的極度寵愛。
太子學習任務非常繁重,在學習《四書》、經史前,先讀數十遍,學完新的知識之後要溫書,三日後再背誦,除了學習經史,還要練習書法。太子的學習內容也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改變的,春夏秋三個季節,每日練習百字,冬日只要練習五十字,這樣的安排極具合理性。
當然,太子講讀的書目不僅限於《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還包括《貞觀政要》、《資治通鑒》等史書,學習這些史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勸誡太子的功能,通過學習歷代皇帝的政治得失,以史為鑒,學習為君之道,從而達到培養一名合格未來君主的目的。
明代前期幾位皇帝都很重視太子的教育,其培養效果也多有可觀。如明太祖在培養繼承人時,可謂是竭盡心力,為他們廣擇良師,同時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孫。太子朱標雖英年早逝,但從他幾次監國的情況,以及對朱元璋屠殺大臣的苦苦相勸可以看出,太子身懷愛民之心,時人對他的評價也都是正面的。
朱允炆也是由朱元璋一手培養,同時他也深受其父朱標的影響,成為了一名宅心仁厚的君主。但是明代中後期的太子培養卻差強人意,導致"問題皇帝"層出不窮,如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熹宗,他們或沒有接受系統的學習,導致文化素養低下,缺乏治國的能力,或儘管接受了學習,卻因其他原因不理政事,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動蕩不安。朱允炆太子的學習教育雖然明初建立了以一套完整的太子教育體系,但是出於政治的考慮,實際上承擔太子教育職責的講官是由朝廷另外甄選的,這些官員承擔著啟蒙太子的重任,因此,朝廷選派官員時,也會設置較高的門檻。明代太子出閣就學的年齡正常來說是八至十五歲,在出閣前太子的教育的多由有才學的宦官負責,出閣後由正式選拔的官員負責。
宦官之所以承擔太子出閣前的教育職責,一是因為明朝在宣德時期已建立了宦官學習機構,也就是內書堂,少數宦官已經具備了教授小太子簡單知識的學識儲備。二是因為宦官本就負責照顧太子的衣食住行,與太子朝夕相處,讓他們同時兼任太子的老師,可謂一舉兩得。
正是由於宦官和太子相處時間長,他們的品性和言行會對太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內官的選擇上,不僅要挑選具備廣博的學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品格,才能對太子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如英宗天順時司禮監掌印太監覃昌,又如孝宗時的太監覃吉,這種學識淵博且品性淳樸的宦官對太子的影響往往是積極的,他們能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太子,循循善誘。但若是遇到王振、劉謹、魏忠賢等宦官,勢必將太子引入歧途,造成惡果。
太子出閣之後便可接受正式的教育。其教育內容、教育禮儀、教育地點都與出閣前的教育有所不同。太子教育作為皇家教育的中心,出閣不僅是為了傳授太子修身治國之術,更是為了宣示太子的正統地位。
這些教育官員主要是東宮講官,並非專職教育太子。從史料的記載可以得知,擔任東宮講官的同時,也肩負著經筵官的頭銜,而太子講官是從經筵講官中選拔出來的,想要成為太子之師必須滿足經筵講官的選拔標準。要成為太子講官,這個人不僅要學識淵博,還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因為皇帝相信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才具備培養未來優秀儲君的能力。
明代太子教育雖歷經變化但最終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太子講學的內容和教材,也都與皇帝的經筵、日講相差無幾,不外《四書》、《五經》和史鑒書。由於太子教育有其特殊性,因此皇帝對太子教育的控制十分嚴密。
明太祖時曾構建完善的東宮官制,一度讓朝廷大臣輔導太子以培養其治國能力,但皇權專制的本質使皇帝很快對太子的教育產生警惕,擔心官員與太子結黨營私,對皇權構成威脅,於是將東宮官制虛置。皇帝是大明帝國唯一的裁決者,對太子教育的態度,直接關係到太子教育的成敗,因此明代太子教育的成效有優有劣,既取決於太子自身的悟性,也取決於皇帝對太子教育是否重視。
太子的言傳身教明代的儒臣認為,太子的教育形式,最重要的是兩種,即言傳和身教。言傳既包括東宮講學,也包括皇帝對太子的言語訓導,身教則是皇帝對太子的以身作則。在明代十六位皇帝中,明太祖是在教育子孫的過程中將言傳身教這一教育理念貫徹到底的一位皇帝。
他作為開國之君,深刻認識到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難的道理,為將大明江山傳之百世,他對太子的教育可謂竭盡心力。明太祖不僅認為太子需要學習先賢的治國之道,更應該去體察民情,感受民間疾苦,如此才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學訴諸政事。
太子年幼,未歷世故,朕嘗以此意誨之,使他日汝子成立,與吾兒共享太平,常如今日,則子子孫孫無有窮也。
明太祖在與大臣們議政時,常常讓太子侍側,意在使太子浸潤在政治環境之下,為將來治理天下打下基礎。他認為開國之君創業艱難,更具憂患意識,而守成之君若能夠像祖宗一般心存敬畏,則可以受到天命的眷顧,國家能傳之百世。除此之外,明太祖命令大臣將大小政事先交予太子處理,鍛煉他的執政能力,再用自身的經驗教導太子要勤於國政、明辨是非。
在明成祖時期,他十分重視對儲君的政事歷練,因此在對皇太子和皇太孫的教育方法也處處體現政事歷練的重視,而且他在位期間多次親征,也給皇太子監國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就比如在永樂六年九月,地方上出現災情,明成祖下令讓太子處理此事,這也是為了鍛煉皇太子處理災情的能力。
戶部啟江西建昌、撫州及福建建寧、邵武等府自五年至今年正月,疫人死七萬八千四百餘口,皇太子命速遣人,巡視災癘之處,令有司加意賑恤。
明太宗除了重視皇太子的教育,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培養也是以儲君的要求來實施。永樂十一年二月,太宗巡幸北京,令皇太子在南京監國,讓皇太孫跟從自己巡幸北京,也就是說太宗將皇太孫帶在身邊就近培養。次年三月,明太宗從北京出發征討蒙古,仍讓皇太孫從行,還對身邊的臣子說:
朕長孫聰明英銳,勇智過人,今肅清沙漠,令侍行,俾知用兵出奇之法,亦使躬歷行陣,見將士之勞苦,知征伐之不易。
明代的太子教育體系在明代建立之初出現雛形,之後不斷地完善,為太子的教育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然而,自明太祖和明太宗之後,明代皇帝對皇太子和皇太孫的教育不再予以重視,倒是大臣們不斷地為皇太子的教育操心,向皇帝要求讓太子出閣讀書。如明世宗對皇長子的教育漠不關心。嘉靖二十五年正月,朝臣要求皇長子裕王和皇子景王同時舉行冠禮和出閣講學儀,然而明世宗不但沒有同意,還對朝臣進行嚴厲斥責。
萬曆時,明神宗由於偏愛皇三子,對其皇長子朱常洛的教育一拖再拖,大臣們為讓皇長子出閣讀書上了無數奏章,都被他置之不理。直到萬曆二十九年,在大臣們和太后逼明神宗立長子為太子後,他仍對太子的出閣講學持消極態度。這和明太祖和明太宗教育子孫的積極態度形成鮮明對比,這也導致太子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這對他們的治國理政能力有所影響。
太子不是那麼容易當的,沒想到明朝太子每天要學這麼多東西
明朝實行嫡長子繼承製,這種制度雖有利於皇位繼承的穩定性,但是默認了"立長不立賢",凡是皇后所生的長子,無論是健康或疾病,聰慧或愚鈍,都能成為皇位的繼承者。既然太子的人選具有不可更改的先天性,那麼太子的後天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正因如此,明代的統治者十分重視皇太子的教育問題,召四方名儒講學,請才俊之士伴讀,以期培養出合格的儲君和下一個治世明君。
洪武初年,是明朝太子制度的草創階段。最初,太子學習的地點在大本堂,而後明太祖先後設立了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副詹事等一系列東宮官職,直到洪武二十二年,明太祖正式設立詹事院,負責太子教育的相關事宜。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在借鑒前朝歷史經驗的基礎上,設置了太子東宮官署體系。
朱元璋
太子的學習內容
在整個明朝,太子學習的地點從大本堂、至文華殿正殿,再到文華殿東廂房。明英宗時,將太子學習的地點設在了文華殿,他覺得東宮讀書,應該在文華殿。但是每天讀書寫字常在文華殿的東廂房,也就是左春坊。這一時期也沒有定製,基本上屬於文華殿東廂房和後殿交替使用的時期。
明孝宗時,內侍設書案於文華殿內東。由此可見,這時太子講讀直接在文華殿東進行。但是,終明一朝,也只有孝宗在位時太子進讀地點定在文華殿東,究其緣由,大概是因為孝宗對太子的極度寵愛。
太子學習任務非常繁重,在學習《四書》、經史前,先讀數十遍,學完新的知識之後要溫書,三日後再背誦,除了學習經史,還要練習書法。太子的學習內容也隨著天氣的變化而改變的,春夏秋三個季節,每日練習百字,冬日只要練習五十字,這樣的安排極具合理性。
當然,太子講讀的書目不僅限於《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還包括《貞觀政要》、《資治通鑒》等史書,學習這些史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實現勸誡太子的功能,通過學習歷代皇帝的政治得失,以史為鑒,學習為君之道,從而達到培養一名合格未來君主的目的。
明代前期幾位皇帝都很重視太子的教育,其培養效果也多有可觀。如明太祖在培養繼承人時,可謂是竭盡心力,為他們廣擇良師,同時以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孫。太子朱標雖英年早逝,但從他幾次監國的情況,以及對朱元璋屠殺大臣的苦苦相勸可以看出,太子身懷愛民之心,時人對他的評價也都是正面的。
朱允炆也是由朱元璋一手培養,同時他也深受其父朱標的影響,成為了一名宅心仁厚的君主。但是明代中後期的太子培養卻差強人意,導致"問題皇帝"層出不窮,如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熹宗,他們或沒有接受系統的學習,導致文化素養低下,缺乏治國的能力,或儘管接受了學習,卻因其他原因不理政事,導致民不聊生,國家動蕩不安。
朱允炆
太子的學習教育
雖然明初建立了以一套完整的太子教育體系,但是出於政治的考慮,實際上承擔太子教育職責的講官是由朝廷另外甄選的,這些官員承擔著啟蒙太子的重任,因此,朝廷選派官員時,也會設置較高的門檻。明代太子出閣就學的年齡正常來說是八至十五歲,在出閣前太子的教育的多由有才學的宦官負責,出閣後由正式選拔的官員負責。
宦官之所以承擔太子出閣前的教育職責,一是因為明朝在宣德時期已建立了宦官學習機構,也就是內書堂,少數宦官已經具備了教授小太子簡單知識的學識儲備。二是因為宦官本就負責照顧太子的衣食住行,與太子朝夕相處,讓他們同時兼任太子的老師,可謂一舉兩得。
正是由於宦官和太子相處時間長,他們的品性和言行會對太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內官的選擇上,不僅要挑選具備廣博的學識,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品格,才能對太子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如英宗天順時司禮監掌印太監覃昌,又如孝宗時的太監覃吉,這種學識淵博且品性淳樸的宦官對太子的影響往往是積極的,他們能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太子,循循善誘。但若是遇到王振、劉謹、魏忠賢等宦官,勢必將太子引入歧途,造成惡果。
太子出閣之後便可接受正式的教育。其教育內容、教育禮儀、教育地點都與出閣前的教育有所不同。太子教育作為皇家教育的中心,出閣不僅是為了傳授太子修身治國之術,更是為了宣示太子的正統地位。
這些教育官員主要是東宮講官,並非專職教育太子。從史料的記載可以得知,擔任東宮講官的同時,也肩負著經筵官的頭銜,而太子講官是從經筵講官中選拔出來的,想要成為太子之師必須滿足經筵講官的選拔標準。要成為太子講官,這個人不僅要學識淵博,還應具備高尚的道德,因為皇帝相信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才具備培養未來優秀儲君的能力。
明代太子教育雖歷經變化但最終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太子講學的內容和教材,也都與皇帝的經筵、日講相差無幾,不外《四書》、《五經》和史鑒書。由於太子教育有其特殊性,因此皇帝對太子教育的控制十分嚴密。
明太祖時曾構建完善的東宮官制,一度讓朝廷大臣輔導太子以培養其治國能力,但皇權專制的本質使皇帝很快對太子的教育產生警惕,擔心官員與太子結黨營私,對皇權構成威脅,於是將東宮官制虛置。皇帝是大明帝國唯一的裁決者,對太子教育的態度,直接關係到太子教育的成敗,因此明代太子教育的成效有優有劣,既取決於太子自身的悟性,也取決於皇帝對太子教育是否重視。
太子的言傳身教
明代的儒臣認為,太子的教育形式,最重要的是兩種,即言傳和身教。言傳既包括東宮講學,也包括皇帝對太子的言語訓導,身教則是皇帝對太子的以身作則。在明代十六位皇帝中,明太祖是在教育子孫的過程中將言傳身教這一教育理念貫徹到底的一位皇帝。
他作為開國之君,深刻認識到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難的道理,為將大明江山傳之百世,他對太子的教育可謂竭盡心力。明太祖不僅認為太子需要學習先賢的治國之道,更應該去體察民情,感受民間疾苦,如此才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學訴諸政事。
太子年幼,未歷世故,朕嘗以此意誨之,使他日汝子成立,與吾兒共享太平,常如今日,則子子孫孫無有窮也。
明太祖在與大臣們議政時,常常讓太子侍側,意在使太子浸潤在政治環境之下,為將來治理天下打下基礎。他認為開國之君創業艱難,更具憂患意識,而守成之君若能夠像祖宗一般心存敬畏,則可以受到天命的眷顧,國家能傳之百世。除此之外,明太祖命令大臣將大小政事先交予太子處理,鍛煉他的執政能力,再用自身的經驗教導太子要勤於國政、明辨是非。
在明成祖時期,他十分重視對儲君的政事歷練,因此在對皇太子和皇太孫的教育方法也處處體現政事歷練的重視,而且他在位期間多次親征,也給皇太子監國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就比如在永樂六年九月,地方上出現災情,明成祖下令讓太子處理此事,這也是為了鍛煉皇太子處理災情的能力。
戶部啟江西建昌、撫州及福建建寧、邵武等府自五年至今年正月,疫人死七萬八千四百餘口,皇太子命速遣人,巡視災癘之處,令有司加意賑恤。
明太宗除了重視皇太子的教育,對皇太孫朱瞻基的培養也是以儲君的要求來實施。永樂十一年二月,太宗巡幸北京,令皇太子在南京監國,讓皇太孫跟從自己巡幸北京,也就是說太宗將皇太孫帶在身邊就近培養。次年三月,明太宗從北京出發征討蒙古,仍讓皇太孫從行,還對身邊的臣子說:
朕長孫聰明英銳,勇智過人,今肅清沙漠,令侍行,俾知用兵出奇之法,亦使躬歷行陣,見將士之勞苦,知征伐之不易。
明代的太子教育體系在明代建立之初出現雛形,之後不斷地完善,為太子的教育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然而,自明太祖和明太宗之後,明代皇帝對皇太子和皇太孫的教育不再予以重視,倒是大臣們不斷地為皇太子的教育操心,向皇帝要求讓太子出閣讀書。如明世宗對皇長子的教育漠不關心。嘉靖二十五年正月,朝臣要求皇長子裕王和皇子景王同時舉行冠禮和出閣講學儀,然而明世宗不但沒有同意,還對朝臣進行嚴厲斥責。
萬曆時,明神宗由於偏愛皇三子,對其皇長子朱常洛的教育一拖再拖,大臣們為讓皇長子出閣讀書上了無數奏章,都被他置之不理。直到萬曆二十九年,在大臣們和太后逼明神宗立長子為太子後,他仍對太子的出閣講學持消極態度。這和明太祖和明太宗教育子孫的積極態度形成鮮明對比,這也導致太子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這對他們的治國理政能力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