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確實出現過航母一艘接一艘下水的奇觀,但這並不是普遍現象,這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其他國家完全達不到這個標準,按照日本的工業能力,終整個戰爭結束,日本建造了25艘航母,但是美國至戰爭結束時已經建造了147艘航母,這個數字還是相當有震撼能力的。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的戰爭潛力瞬間被激發,此前鋼鐵產量年均在3000萬噸左右,但到1941年,直接達到了7500萬噸,至戰爭結束前夕年產量達到8132萬噸,與其他國家相比,英、法、德、蘇、日加起來才5600萬噸,完全沒有可比性。
在石油方面,1940年美國年產量達2億噸,鋼鐵產量和石油的富足為美國工業做了充足的保障,戰爭膠著的1943年,美國一年批量生產了50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型航母,平均下來也就達到了一周一艘的恐怖境地;美國工業能力讓日本人吃驚的例子還有美國的「約克城」航母,在珊瑚海海戰中,該艘航母受損嚴重,日軍預計其修復工作會長達2個月,結果美軍兩天之內就將其修復了。
一周下水一艘航母,這個速度的確是快,但大家始終需要知道,戰爭期間就是什麼實用用什麼,美國雖然建造了147艘航母,但事實上很多航母都是由商船改造而來,而且二戰期間對於航母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後期甚至是只要能起飛艦載機就行,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對於航母的質量要求沒那麼高。
但這一套放在現在可不行,因為戰爭武器在不斷升級,拿艦載機來說,由螺旋槳式轉變成噴氣式,那麼與之相配套的甲板、阻攔索、甲板長度等均需要升級,除此之外還有航母的防護能力,二戰期間主要是防魚雷和炸彈,而且二戰期間的航母只要被炸彈擊中那麼就會損毀嚴重,甚至幾枚炸彈就能讓其沉沒,但是現在則完全不同,航母的防護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防禦的是動能更大、威力更強的導彈甚至是核彈的衝擊波,如何能在遭遇這些攻擊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航母的戰鬥力,那對於航母提出的要求可就高了。
二戰航母可以一周一艘,現在別說一年一艘,看看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就知道建造過程是多麼複雜,總之現代航母已經是相當的金貴,要求的技術也相當的高,和五代機一樣,有強大的戰力,但是花費的金錢、工時,需要的技術、材料已經不是過去可以比的上的。
二戰航母平均一周造一艘,一月就可下水,為啥現在一年都難完工?
二戰期間,確實出現過航母一艘接一艘下水的奇觀,但這並不是普遍現象,這是美國獨有的現象,其他國家完全達不到這個標準,按照日本的工業能力,終整個戰爭結束,日本建造了25艘航母,但是美國至戰爭結束時已經建造了147艘航母,這個數字還是相當有震撼能力的。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的戰爭潛力瞬間被激發,此前鋼鐵產量年均在3000萬噸左右,但到1941年,直接達到了7500萬噸,至戰爭結束前夕年產量達到8132萬噸,與其他國家相比,英、法、德、蘇、日加起來才5600萬噸,完全沒有可比性。
在石油方面,1940年美國年產量達2億噸,鋼鐵產量和石油的富足為美國工業做了充足的保障,戰爭膠著的1943年,美國一年批量生產了50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型航母,平均下來也就達到了一周一艘的恐怖境地;美國工業能力讓日本人吃驚的例子還有美國的「約克城」航母,在珊瑚海海戰中,該艘航母受損嚴重,日軍預計其修復工作會長達2個月,結果美軍兩天之內就將其修復了。
一周下水一艘航母,這個速度的確是快,但大家始終需要知道,戰爭期間就是什麼實用用什麼,美國雖然建造了147艘航母,但事實上很多航母都是由商船改造而來,而且二戰期間對於航母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後期甚至是只要能起飛艦載機就行,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對於航母的質量要求沒那麼高。
但這一套放在現在可不行,因為戰爭武器在不斷升級,拿艦載機來說,由螺旋槳式轉變成噴氣式,那麼與之相配套的甲板、阻攔索、甲板長度等均需要升級,除此之外還有航母的防護能力,二戰期間主要是防魚雷和炸彈,而且二戰期間的航母只要被炸彈擊中那麼就會損毀嚴重,甚至幾枚炸彈就能讓其沉沒,但是現在則完全不同,航母的防護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防禦的是動能更大、威力更強的導彈甚至是核彈的衝擊波,如何能在遭遇這些攻擊的情況下繼續保持航母的戰鬥力,那對於航母提出的要求可就高了。
二戰航母可以一周一艘,現在別說一年一艘,看看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就知道建造過程是多麼複雜,總之現代航母已經是相當的金貴,要求的技術也相當的高,和五代機一樣,有強大的戰力,但是花費的金錢、工時,需要的技術、材料已經不是過去可以比的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