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口乾」,對於大多數人來講,第一個跳入腦海的病因可能就是「糖尿病」了。雖然反覆口乾、多飲多尿的確是糖尿病的典型癥狀,但在查驗血糖正常後,就需要重新思考病因。
而在風濕免疫性疾病中,就有這麼一種疾病也會出現口乾的癥狀,它就是「乾燥綜合征」。
乾燥綜合症是什麼疾病?乾燥綜合征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
人體的外分泌腺體包括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胃腺、腸腺、肝等。
乾燥綜合征主要累及的腺體為唾液腺及淚腺,臨床表現為反覆發生的口乾、眼乾,不能單獨進食麵包、餅乾等乾性食物;淚腺分泌不旺盛,出現眼睛乾燥、淚少,甚則有「欲哭無淚」的現象。
乾燥綜合征如何診斷及治療?當出現不能緩解的口乾癥狀時,應警惕是否有患乾燥綜合征的可能。
結合全身臨床表現,及時就診諮詢醫生,查驗免疫相關檢測指標,綜合評定。
當然,如果確實患有此病,也不必驚慌,早期、及時、聯合用藥能有效地控制疾病進展。
食療法治乾燥 養陰潤燥功效好除了傳統的西藥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外,善用食療法也同樣能發揮一定的療效。蓮心茶麥冬12克,蓮心3克,綠茶3克。上三物以沸水沖泡飲用。每日一劑,不拘時頻飲。功效養陰清火。花生粥連衣花生4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將花生連衣搗碎,與粳米、冰糖一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煮粥。每日晨起空腹食用。功效健脾潤肺。菊花羅漢果飲白菊花9克,羅漢果一隻。共茶杯中,以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不拘時頻飲。功效清熱潤肺明目。百合生梨飲百合30克,生梨一隻,冰糖30克。生梨切成片與百合加水共煎,放入冰糖溶化,即可食用。每日一劑,不拘時飲之。功效滋陰潤燥,養心安神。綠豆銀耳羹綠豆30克,銀耳30克,冰糖適量。綠豆、銀耳浸泡數小時,熬煮成羹,放入冰糖適量。每日一劑,不拘時服用。功效清熱養陰潤燥。酸梅湯 烏梅30克,用沸水浸泡,可酌情加入冰糖少許,代茶頻服。功效生津止渴。
乾燥綜合征患者的飲食宜忌患有早期乾燥綜合征的病人以調養為主,飲食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少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忌吸煙、飲酒。多食用西瓜、甜橙、鮮梨、鮮藕等甘寒生津的水果,或如絲瓜、芹菜、黃花菜、枸杞子、青菜、淡菜、甲魚等滋陰清熱的食物。若疾病進展,單單靠食療就不那麼靠譜了,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專科就診,配合藥物治療,方能有效緩解疾病的進展,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文/曾 潔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家庭醫學》公眾號,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常識
推薦閱讀
三分治療 七分調養:食療法治乾燥「暖冬必備」
說到「口乾」,對於大多數人來講,第一個跳入腦海的病因可能就是「糖尿病」了。雖然反覆口乾、多飲多尿的確是糖尿病的典型癥狀,但在查驗血糖正常後,就需要重新思考病因。
而在風濕免疫性疾病中,就有這麼一種疾病也會出現口乾的癥狀,它就是「乾燥綜合征」。
乾燥綜合症是什麼疾病?
乾燥綜合征是一個主要累及外分泌腺體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
人體的外分泌腺體包括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胃腺、腸腺、肝等。
乾燥綜合征主要累及的腺體為唾液腺及淚腺,臨床表現為反覆發生的口乾、眼乾,不能單獨進食麵包、餅乾等乾性食物;淚腺分泌不旺盛,出現眼睛乾燥、淚少,甚則有「欲哭無淚」的現象。
乾燥綜合征如何診斷及治療?
當出現不能緩解的口乾癥狀時,應警惕是否有患乾燥綜合征的可能。
結合全身臨床表現,及時就診諮詢醫生,查驗免疫相關檢測指標,綜合評定。
當然,如果確實患有此病,也不必驚慌,早期、及時、聯合用藥能有效地控制疾病進展。
食療法治乾燥 養陰潤燥功效好
除了傳統的西藥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外,善用食療法也同樣能發揮一定的療效。
蓮心茶
麥冬12克,蓮心3克,綠茶3克。上三物以沸水沖泡飲用。每日一劑,不拘時頻飲。功效養陰清火。
花生粥
連衣花生45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將花生連衣搗碎,與粳米、冰糖一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煮粥。每日晨起空腹食用。功效健脾潤肺。
菊花羅漢果飲
白菊花9克,羅漢果一隻。共茶杯中,以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日一劑,不拘時頻飲。功效清熱潤肺明目。
百合生梨飲
百合30克,生梨一隻,冰糖30克。生梨切成片與百合加水共煎,放入冰糖溶化,即可食用。每日一劑,不拘時飲之。功效滋陰潤燥,養心安神。
綠豆銀耳羹
綠豆30克,銀耳30克,冰糖適量。綠豆、銀耳浸泡數小時,熬煮成羹,放入冰糖適量。每日一劑,不拘時服用。功效清熱養陰潤燥。
酸梅湯 烏梅30克,用沸水浸泡,可酌情加入冰糖少許,代茶頻服。功效生津止渴。
乾燥綜合征患者的飲食宜忌患有早期乾燥綜合征的病人以調養為主,飲食以清淡的食物為主,少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忌吸煙、飲酒。多食用西瓜、甜橙、鮮梨、鮮藕等甘寒生津的水果,或如絲瓜、芹菜、黃花菜、枸杞子、青菜、淡菜、甲魚等滋陰清熱的食物。
若疾病進展,單單靠食療就不那麼靠譜了,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專科就診,配合藥物治療,方能有效緩解疾病的進展,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文/曾 潔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關注《家庭醫學》公眾號,了解更多健康科普常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