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入學好不好?
我們國家標準的小學入學年齡是6周歲,具體地說,就是前一年9月1號以後到入學當年8月31號之間滿6周歲的孩子,其中9月1號和8月31號都包含在其中。
為什麼是6歲,不是5歲,也不是7歲?因為6歲孩子的總體特徵顯示,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學習能力,並且開始有了系統學習新知的需求。
聽說有一些年輕媽媽在生孩子的時候,會想辦法,甚至動用醫學手段把孩子的生日提前到9月1號以前,就為了孩子將來進小學的時候可以提前一年。
我在這裡要強調,必須年滿6歲,不要搶跑。要知道,新生兒的差異是按天算的,嬰兒期孩子的差異是按月算的,幼兒期孩子的差異是按季度算的。即使到了兒童期,半年的年齡差也會在孩子們的各種行為中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
就普遍性來說,秋冬季出生的孩子一遍就能夠聽懂的內容,在春夏季出生的孩子那裡可能需要多兩遍;秋冬季的孩子能夠輕鬆達標的一項體育成績,春夏季的孩子可能就要多加練習幾次。可以說,春夏季出生的孩子,在實際的低年級學習中是比較吃虧的。
而且,利用各種辦法提前入學搶跑了的孩子,在班上往往成了「小字輩兒」,總愛跟著比他們大一點的孩子玩耍,久而久之養成從眾心理,缺乏領導或管理的能力,這樣的缺失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但造成的影響是無法補救的。
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在秋天,我覺得這是命運給孩子的一件禮物,他的行為能力、心智都是在同級的孩子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生長發展的那一個,他就有可能輕鬆自如地進入小學階段。做父母的,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地收回這份禮物呢?
當然,千千萬萬個孩子中,總會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超常的孩子。對於這些孩子的入學問題,家長和相關部門要經過科學的分析、研究和考量後才能決定,他們可以錯後或者提前入學。
那是不是說,在9月1號前慶祝了6歲生日的孩子,就能夠很好地融入到規律的學習生活,輕鬆應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呢?
當然不是,孩子的行為年齡可能比他的生理年齡更有說服力。
我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上,參考國外一些機構的行為能力清單,列舉出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家長們預判孩子對於一年級生活的適應能力:
能和你一起或者獨自安靜地看完一本繪本書;
能區分生活中不同的物體,屬於球體、長方體、立方體等;
能認識自己的名字,能夠寫或者畫出來;
知道正確的握筆姿勢;
能數數到20以上(不用更多了),能理解加減法的意思;
知道自己的生日;
在離家兩個路口之外,能找到回家的路;
會從頭頂扔球;
能騎尺寸適合的單車;
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能獨立完成上廁所的全部過程;
需要的時候,清晰表達自己的願望;
需要的時候,願意和能夠求助。
理想化的狀態當然是希望孩子能夠滿足以上13個項目,但總免不了有少數幾項無法達到,這完全沒有關係,沒有人能百分之百準備好。
只是,父母需要判斷一下,是從未嘗試和練習,還是能力不能達到,要投入更多一些的關注和引導。
一年級知識太容易?很多人對小學教育都有誤解。一說到小學,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教授的知識太容易了,無非是「1+1=2」,好像誰都可以完成這項工作。這也造成長期以來,小學教育不太被重視。
但是,作為一名擁有50多年中小學教育經驗的老教師,我回首自己的教育生涯,愈發覺得小學教育太重要了,特別是意味著求學生涯開始的一年級,一年級,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的形式是全日制的課堂教育,孩子們每天一早就來到學校,聽鈴聲進入課堂、聽老師講課、下課和同學做遊戲、交流感情、回家複習預習功課、在運動會上為班級的榮譽團結奮鬥、在社會課堂上觀察了解真實的生活……這一切,都是形式,都是載體。
這些形式和載體的目標是讓同學們掌握方法——學習的方法,和這個世界、和他人、和自己溝通的方法;還有發現樂趣——發現學習的樂趣、參與的樂趣、自我實現的樂趣;還要啟發同學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學習知識的能力,幫助朋友的能力,為自己、為他人、為人類幸福提供多一種可能的能力。
簡而言之,一年級的基礎教育就是「成為人」的教育。
雖然這些目標的實現,無法像成績一樣被考核,比如我們無法給一個孩子的性格好壞打分。但是,這些目標的實現所滋養的品德和素養,恰恰是一個孩子成長道路的基石,是孩子成才與否的關鍵。
有時,家長在這方面的教育是缺位的,尤其是破裂的家庭,會直接影響孩子們「成為人」的養成。我們調查發現這個比例還不少,身處如此環境的孩子,大約佔學生總人數的1/10以上。這樣的孩子往往走兩個極端,一部分可能很要強,很優秀,但大部分都有可能成為問題兒童,他們常常是校園暴力和欺凌的施暴者。
比如,我有一個學生在單親家庭里長大,他的父親經常暴揍他,而他被揍之後,就會找別的孩子發泄。
我問他,為什麼要把別人打成這個樣子?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爸爸比我還狠,你看他把我鼻子都打歪了。
像這樣案例其實有很多,這就需要學校教育加大彌補力度,很多老師就會花更多精力在這些孩子身上。
分數到底重不重要?
說完孩子們「成為人」的教育,我們還需要說一下分數的意義。
從整個小學教育,或者更長的基礎教育期來說,過分追求分數,會影響孩子只看到枝節,而看不到全局,所以分數不重要。但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同學們,我提倡:要考100分!
為什麼一年級和別的年級不一樣呢?
首先,一年級的核心任務,是基礎知識的搭建,沒有需要融會貫通的內容,獲得100分是比較容易的。我們常見不少剛入一年級的班級,一次小測驗下來,恨不得大半個班都是100分。
此外,一年級是孩子對「學習」這件事建立最初觀念的時候。如果一上來,我們就先定基調:孩子,分數不重要啊,只要你努力了就行——「努力」二字是什麼意思呢?孩子們一時半會是沒辦法理解的。
鼓勵孩子爭取100分,就是在學習的最初給孩子一個有激勵力的心理高位:我很棒,我完全有能力學好功課。人都是有求勝求好的心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希望保持下去。
而且,有趣的是,這個時間的好成績,也沒有那麼容易驕傲起來,因為班級里同樣100分的同學有好多呢。每年看到一年級新生放學的時候,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媽媽,媽媽,我今天數學、語文都是100分!」
「哎喲,我家孩子怎麼這麼厲害呀……」
「我們全班都很厲害的,我們有二十幾個100分!」
「全都這麼厲害呀……」
「對呀,還有更厲害的,我跟你說呀……」
每每聽到這樣的對話,我都會心裡一樂,孩子們呀,我們要的,就是你們的這個勁兒啊。
相反,如果孩子在一年級就被鼓勵忽視分數,本來可以很容易就掌握的知識,本來可以馬上提醒改正的馬虎、書寫不認真等小問題,也可能被忽視。這些小問題,會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變成習慣,到時候再想往回扳可就費勁了。
在一年級的時候,鼓勵孩子爭取最好的成績,不是唯分數論,而是一種有效、有益的激勵手段,是讓孩子在學習生涯最開始的時候,養好習慣、嘗到甜頭。但需要注意的是,100分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苛求。
養好習慣,學習的過程就輕鬆;嘗到甜頭,就樂於到學校,一直甜下去。
但我同樣要強調的是:對於長遠的學習生涯來說,分數確實是不重要的,一年級的100分更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在孩子的整個人生旅途中,100分只代表某個時間裡,卷面上這些有限的知識里,他沒有問題。別的,什麼都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能說明。它不能說明孩子的智慧,也不能說明孩子的能力和素質;它不能說明你是一個好人,也不能說明你是壞人。
該不該報興趣班?談完課堂教育,再來說一下課外時間。
我非常不贊成「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說法。人生是長跑,不是短跑。更別提有的家長還想搶跑,給孩子們報很多的興趣班。
現在報興趣班,不是因為孩子有興趣,而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學跳舞或者學彈鋼琴,功利一些的更是認為,學這個興趣班,升學的時候就能得到加分。
當然,現在國家出台相關政策了,到2020年前,各種特長生將會被陸續取消。
我覺得取消特長生是對的,那是不是說我們就不用培養孩子們的興趣了?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讓他們擁有各異的興趣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
那家長們如何發現孩子們的興趣呢?這其實和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
家庭氛圍是多種多樣的,有運動進取型的,有書香沉靜型的,有歡樂搞怪型的,也有寬厚沉穩型的……父母的氣質類型相得益彰或者互相磨礪,慢慢搭出了一個家庭氛圍的基調,然後孩子帶著自己天生的氣質加入其中,雖然會帶來些許衝擊,但更多的是在潛移默化中被熏陶。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帶給孩子有引導性的影響。媽媽要到附近的公園慢跑,孩子要不要一起去?爸爸最近的工作,需要查證一些的資料,孩子要不要來幫忙?奶奶今天要做一道又簡單又好吃的菜,孩子要不要一起做?爺爺最近書法練得很投入,孩子來研個墨、展個紙吧……在家人做的事情中,只要有可能、有時間就邀請孩子來參與,他的興趣和特長往往就這樣被找到,他的成就感也隨之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
我之前有一個學生,從小特別愛說話,口才非常好,家長順勢給他報了語言表演班,我們學校也為他提供上台說相聲的機會。現在,他是一名頗有成就的藝術家。
在諸多的興趣中,家長們大多數都很希望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那麼,如何在家裡給孩子創造閱讀的氛圍呢?
首先,家裡有書,有適齡且符合孩子興趣點的書;其次,有手不釋卷的父母就是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理由;最後,有閱讀的硬體準備——方便找書取書的書架、一個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柔和護眼的光線。
當然,也有家長跟我說:我們大人就是不愛看書怎麼辦。這個確實很難辦了,沒有包辦包好的辦法。不過,家長們可以試試反過來讓孩子做你的閱讀導師,幫你規劃書目,在網路大促銷的時候搶購圖書,指導你的閱讀進度……也許你最後還是沒有愛上閱讀,但是孩子在這個參與的過程中沒準兒就愛上了。
三點半難題怎麼破?所謂「三點半難題」,是指現在小學放學時間越來越早,很多學校下午三點半就放學,這個時間點對於家長接孩子是一大難題。
這個問題以前是不存在,因為那個時候小學都是五六點放學。一般的正課上到三點半,三點半後再上兩節輔導課,也就是學校把學生們統一管起來。而近幾年,輔導課被逐漸禁止,小學的放學時間也就提前到了三點半,孩子去哪兒也成了社會問題。
老師不參與輔導了,很多教育機構就擠進來了,這些教育機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家長們的後顧之憂,但隨之衍生的新問題更加嚴峻——
首先,整個課外班行業以盈利為目的,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其次,教育機構魚龍混雜,存在很多不正規的學校;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接觸到的教育機構老師,很多都沒有受過正規培訓。這些被利益驅使而聚集在一起的老師,只是為了賺錢,無法真的帶給孩子們知識。
那麼,三點半問題如何破呢?
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提出了基本思路,那就是實行彈性放學時間:
第一,明確放學之後不屬於義務教育,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補貼;
第二,可以與家長協商,建立談判機制,適當收取一定的費用;
第三,注意不要把這段時間又變成課堂教育的延伸。
我認為,可以嘗試這樣:還是政府買單,但是把錢給學校,讓學校來自主管理。畢竟,學校是最具有條件的為學生提供教學的場所。
三點期望:求知、做人、做事
最後,分享一下我在開學典禮上給孩子們講過的期望。主要有三點,希望孩子們一學求知,二學做人,三學做事。
關於求知。現在的求知和過去不一樣,過去就是好好讀書,現在則要求把自己的知識和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積極實踐。
關於做人。首先要做有志向的人,志向可大可小,但必須要有,否則會碌碌無為;其次要做自律的人,要懂得管理自己、要求自己;最後要做友善的人,這個友善是廣義的,不光是禮貌待人,也包括肯定自己。這三個目標其實濃縮了我們中國的核心素養。
關於做事。做事也有三要義,要有創造性、會合作、講誠信有擔當。
這是我給孩子們提出的一個努力方向,我也十分相信,我們的學生會一代更比一代強,共同擔負起國之重任。
上半年出生的孩子比下半年的吃虧?聽聽北京最牛小學校長的理解吧
搶跑入學好不好?
我們國家標準的小學入學年齡是6周歲,具體地說,就是前一年9月1號以後到入學當年8月31號之間滿6周歲的孩子,其中9月1號和8月31號都包含在其中。
為什麼是6歲,不是5歲,也不是7歲?因為6歲孩子的總體特徵顯示,他們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學習能力,並且開始有了系統學習新知的需求。
聽說有一些年輕媽媽在生孩子的時候,會想辦法,甚至動用醫學手段把孩子的生日提前到9月1號以前,就為了孩子將來進小學的時候可以提前一年。
我在這裡要強調,必須年滿6歲,不要搶跑。要知道,新生兒的差異是按天算的,嬰兒期孩子的差異是按月算的,幼兒期孩子的差異是按季度算的。即使到了兒童期,半年的年齡差也會在孩子們的各種行為中非常明顯地體現出來。
就普遍性來說,秋冬季出生的孩子一遍就能夠聽懂的內容,在春夏季出生的孩子那裡可能需要多兩遍;秋冬季的孩子能夠輕鬆達標的一項體育成績,春夏季的孩子可能就要多加練習幾次。可以說,春夏季出生的孩子,在實際的低年級學習中是比較吃虧的。
而且,利用各種辦法提前入學搶跑了的孩子,在班上往往成了「小字輩兒」,總愛跟著比他們大一點的孩子玩耍,久而久之養成從眾心理,缺乏領導或管理的能力,這樣的缺失往往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但造成的影響是無法補救的。
如果你的孩子出生在秋天,我覺得這是命運給孩子的一件禮物,他的行為能力、心智都是在同級的孩子中得到了最充分的生長發展的那一個,他就有可能輕鬆自如地進入小學階段。做父母的,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地收回這份禮物呢?
當然,千千萬萬個孩子中,總會有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超常的孩子。對於這些孩子的入學問題,家長和相關部門要經過科學的分析、研究和考量後才能決定,他們可以錯後或者提前入學。
那是不是說,在9月1號前慶祝了6歲生日的孩子,就能夠很好地融入到規律的學習生活,輕鬆應對將要學習的新知識呢?
當然不是,孩子的行為年齡可能比他的生理年齡更有說服力。
我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上,參考國外一些機構的行為能力清單,列舉出以下幾個方面,來幫助家長們預判孩子對於一年級生活的適應能力:
能和你一起或者獨自安靜地看完一本繪本書;
能區分生活中不同的物體,屬於球體、長方體、立方體等;
能認識自己的名字,能夠寫或者畫出來;
知道正確的握筆姿勢;
能數數到20以上(不用更多了),能理解加減法的意思;
知道自己的生日;
在離家兩個路口之外,能找到回家的路;
會從頭頂扔球;
能騎尺寸適合的單車;
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能獨立完成上廁所的全部過程;
需要的時候,清晰表達自己的願望;
需要的時候,願意和能夠求助。
理想化的狀態當然是希望孩子能夠滿足以上13個項目,但總免不了有少數幾項無法達到,這完全沒有關係,沒有人能百分之百準備好。
只是,父母需要判斷一下,是從未嘗試和練習,還是能力不能達到,要投入更多一些的關注和引導。
一年級知識太容易?
很多人對小學教育都有誤解。一說到小學,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教授的知識太容易了,無非是「1+1=2」,好像誰都可以完成這項工作。這也造成長期以來,小學教育不太被重視。
但是,作為一名擁有50多年中小學教育經驗的老教師,我回首自己的教育生涯,愈發覺得小學教育太重要了,特別是意味著求學生涯開始的一年級,一年級,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的形式是全日制的課堂教育,孩子們每天一早就來到學校,聽鈴聲進入課堂、聽老師講課、下課和同學做遊戲、交流感情、回家複習預習功課、在運動會上為班級的榮譽團結奮鬥、在社會課堂上觀察了解真實的生活……這一切,都是形式,都是載體。
這些形式和載體的目標是讓同學們掌握方法——學習的方法,和這個世界、和他人、和自己溝通的方法;還有發現樂趣——發現學習的樂趣、參與的樂趣、自我實現的樂趣;還要啟發同學們發現自己的能力——學習知識的能力,幫助朋友的能力,為自己、為他人、為人類幸福提供多一種可能的能力。
簡而言之,一年級的基礎教育就是「成為人」的教育。
雖然這些目標的實現,無法像成績一樣被考核,比如我們無法給一個孩子的性格好壞打分。但是,這些目標的實現所滋養的品德和素養,恰恰是一個孩子成長道路的基石,是孩子成才與否的關鍵。
有時,家長在這方面的教育是缺位的,尤其是破裂的家庭,會直接影響孩子們「成為人」的養成。我們調查發現這個比例還不少,身處如此環境的孩子,大約佔學生總人數的1/10以上。這樣的孩子往往走兩個極端,一部分可能很要強,很優秀,但大部分都有可能成為問題兒童,他們常常是校園暴力和欺凌的施暴者。
比如,我有一個學生在單親家庭里長大,他的父親經常暴揍他,而他被揍之後,就會找別的孩子發泄。
我問他,為什麼要把別人打成這個樣子?
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爸爸比我還狠,你看他把我鼻子都打歪了。
像這樣案例其實有很多,這就需要學校教育加大彌補力度,很多老師就會花更多精力在這些孩子身上。
分數到底重不重要?
說完孩子們「成為人」的教育,我們還需要說一下分數的意義。
從整個小學教育,或者更長的基礎教育期來說,過分追求分數,會影響孩子只看到枝節,而看不到全局,所以分數不重要。但對於小學一年級的同學們,我提倡:要考100分!
為什麼一年級和別的年級不一樣呢?
首先,一年級的核心任務,是基礎知識的搭建,沒有需要融會貫通的內容,獲得100分是比較容易的。我們常見不少剛入一年級的班級,一次小測驗下來,恨不得大半個班都是100分。
此外,一年級是孩子對「學習」這件事建立最初觀念的時候。如果一上來,我們就先定基調:孩子,分數不重要啊,只要你努力了就行——「努力」二字是什麼意思呢?孩子們一時半會是沒辦法理解的。
鼓勵孩子爭取100分,就是在學習的最初給孩子一個有激勵力的心理高位:我很棒,我完全有能力學好功課。人都是有求勝求好的心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自然而然地希望保持下去。
而且,有趣的是,這個時間的好成績,也沒有那麼容易驕傲起來,因為班級里同樣100分的同學有好多呢。每年看到一年級新生放學的時候,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
「媽媽,媽媽,我今天數學、語文都是100分!」
「哎喲,我家孩子怎麼這麼厲害呀……」
「我們全班都很厲害的,我們有二十幾個100分!」
「全都這麼厲害呀……」
「對呀,還有更厲害的,我跟你說呀……」
每每聽到這樣的對話,我都會心裡一樂,孩子們呀,我們要的,就是你們的這個勁兒啊。
相反,如果孩子在一年級就被鼓勵忽視分數,本來可以很容易就掌握的知識,本來可以馬上提醒改正的馬虎、書寫不認真等小問題,也可能被忽視。這些小問題,會隨著孩子年級的升高,變成習慣,到時候再想往回扳可就費勁了。
在一年級的時候,鼓勵孩子爭取最好的成績,不是唯分數論,而是一種有效、有益的激勵手段,是讓孩子在學習生涯最開始的時候,養好習慣、嘗到甜頭。但需要注意的是,100分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苛求。
養好習慣,學習的過程就輕鬆;嘗到甜頭,就樂於到學校,一直甜下去。
但我同樣要強調的是:對於長遠的學習生涯來說,分數確實是不重要的,一年級的100分更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在孩子的整個人生旅途中,100分只代表某個時間裡,卷面上這些有限的知識里,他沒有問題。別的,什麼都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能說明。它不能說明孩子的智慧,也不能說明孩子的能力和素質;它不能說明你是一個好人,也不能說明你是壞人。
該不該報興趣班?
談完課堂教育,再來說一下課外時間。
我非常不贊成「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說法。人生是長跑,不是短跑。更別提有的家長還想搶跑,給孩子們報很多的興趣班。
現在報興趣班,不是因為孩子有興趣,而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學跳舞或者學彈鋼琴,功利一些的更是認為,學這個興趣班,升學的時候就能得到加分。
當然,現在國家出台相關政策了,到2020年前,各種特長生將會被陸續取消。
我覺得取消特長生是對的,那是不是說我們就不用培養孩子們的興趣了?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讓他們擁有各異的興趣是對學校教育的補充。
那家長們如何發現孩子們的興趣呢?這其實和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
家庭氛圍是多種多樣的,有運動進取型的,有書香沉靜型的,有歡樂搞怪型的,也有寬厚沉穩型的……父母的氣質類型相得益彰或者互相磨礪,慢慢搭出了一個家庭氛圍的基調,然後孩子帶著自己天生的氣質加入其中,雖然會帶來些許衝擊,但更多的是在潛移默化中被熏陶。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帶給孩子有引導性的影響。媽媽要到附近的公園慢跑,孩子要不要一起去?爸爸最近的工作,需要查證一些的資料,孩子要不要來幫忙?奶奶今天要做一道又簡單又好吃的菜,孩子要不要一起做?爺爺最近書法練得很投入,孩子來研個墨、展個紙吧……在家人做的事情中,只要有可能、有時間就邀請孩子來參與,他的興趣和特長往往就這樣被找到,他的成就感也隨之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來。
我之前有一個學生,從小特別愛說話,口才非常好,家長順勢給他報了語言表演班,我們學校也為他提供上台說相聲的機會。現在,他是一名頗有成就的藝術家。
在諸多的興趣中,家長們大多數都很希望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那麼,如何在家裡給孩子創造閱讀的氛圍呢?
首先,家裡有書,有適齡且符合孩子興趣點的書;其次,有手不釋卷的父母就是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理由;最後,有閱讀的硬體準備——方便找書取書的書架、一個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柔和護眼的光線。
當然,也有家長跟我說:我們大人就是不愛看書怎麼辦。這個確實很難辦了,沒有包辦包好的辦法。不過,家長們可以試試反過來讓孩子做你的閱讀導師,幫你規劃書目,在網路大促銷的時候搶購圖書,指導你的閱讀進度……也許你最後還是沒有愛上閱讀,但是孩子在這個參與的過程中沒準兒就愛上了。
三點半難題怎麼破?
所謂「三點半難題」,是指現在小學放學時間越來越早,很多學校下午三點半就放學,這個時間點對於家長接孩子是一大難題。
這個問題以前是不存在,因為那個時候小學都是五六點放學。一般的正課上到三點半,三點半後再上兩節輔導課,也就是學校把學生們統一管起來。而近幾年,輔導課被逐漸禁止,小學的放學時間也就提前到了三點半,孩子去哪兒也成了社會問題。
老師不參與輔導了,很多教育機構就擠進來了,這些教育機構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家長們的後顧之憂,但隨之衍生的新問題更加嚴峻——
首先,整個課外班行業以盈利為目的,違背了教育的初衷;其次,教育機構魚龍混雜,存在很多不正規的學校;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接觸到的教育機構老師,很多都沒有受過正規培訓。這些被利益驅使而聚集在一起的老師,只是為了賺錢,無法真的帶給孩子們知識。
那麼,三點半問題如何破呢?
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提出了基本思路,那就是實行彈性放學時間:
第一,明確放學之後不屬於義務教育,政府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給予補貼;
第二,可以與家長協商,建立談判機制,適當收取一定的費用;
第三,注意不要把這段時間又變成課堂教育的延伸。
我認為,可以嘗試這樣:還是政府買單,但是把錢給學校,讓學校來自主管理。畢竟,學校是最具有條件的為學生提供教學的場所。
三點期望:求知、做人、做事
最後,分享一下我在開學典禮上給孩子們講過的期望。主要有三點,希望孩子們一學求知,二學做人,三學做事。
關於求知。現在的求知和過去不一樣,過去就是好好讀書,現在則要求把自己的知識和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積極實踐。
關於做人。首先要做有志向的人,志向可大可小,但必須要有,否則會碌碌無為;其次要做自律的人,要懂得管理自己、要求自己;最後要做友善的人,這個友善是廣義的,不光是禮貌待人,也包括肯定自己。這三個目標其實濃縮了我們中國的核心素養。
關於做事。做事也有三要義,要有創造性、會合作、講誠信有擔當。
這是我給孩子們提出的一個努力方向,我也十分相信,我們的學生會一代更比一代強,共同擔負起國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