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一個文化、教育和經濟都迸發出了璀璨光芒的朝代。在文化方面,宋詞中既有辛棄疾和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派,又有以李清照和柳永為代表的婉約派,連史學家陳寅恪都說華夏文明造極於趙宋之時。
在教育方面,改革派、新學派、事功學派、理學派、新學派百家爭鳴;在經濟方面,手工業、農業經濟作物、造船業、絲織業、印刷業等經濟行業崛起,商業極度發達。
但宋朝軍事總體上不如人意,至南宋時僅僅偏距南方,對北方的征討也難有所進。在宋高宗定臨安(今浙江杭州)為「行在」之後,臨安一直便作為南宋的都城存在,具有了所有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但整個南宋時期官方除了在《高宗本紀》紹興八年中提到了一句「是歲,始定都於杭」之外,一直沒有承認臨安是南宋的都城,這是什麼原因呢?一、臨安具有作為都城優勢雖然南宋官方沒有承認臨安的都城名分,但是臨安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文化上都是發揮著都城的作用。臨安不但有皇帝和皇室居住的宮殿,中央政府機關一應俱全,所以很多史學家和學者一直把臨安稱作南宋的都城。
1.臨安已為當時的政治中心
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帝被金兵擄走,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稱帝,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次年逃往南方,幾經周折,把臨安定為「行在」,即天子所到之處。
但是實際上在南宋此後長達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中,臨安一直代表著南宋的都城。經過一百多年各個皇帝的支持下,臨安有著華麗的宮殿和龐大的皇城。根據《宋史·卷八十五》記載,雖然作為「行所在」後「宮室制度皆從簡省,不尚華飾」。但各種宮殿一應俱全,與北宋的都城汴京相比也相差無幾。
官方在史書中記載臨安也一直以「行在」稱之,如大臣或者將領從抗金前線回到臨安時記載為「赴行在」,行在即皇帝的住所。
在整個封建時期,無論帝王是否手握政權,即便有權臣專政,也會陪伴在皇帝身旁,以天子名義發號施令。因為皇帝即正統,才是政治權力的中心。
2.臨安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
臨安在北宋時期因其富庶、繁榮的特點已被稱為「東南第一州」,南宋時期臨安經濟和金融業已遠遠地超過了東京。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載,在臨安初為「行在」時,城內屋舍尚有空餘。
到了南宋末期時,臨安城內已經沒有了空閑的地方了,房屋林立,巷道擁擠,甚至難以行走。工商業從事者佔總人口的三成,商業稅收更是遠遠超過其他的城市和北宋時期的稅收。
臨安城的文化氛圍濃厚,南宋國子監、太學所在地就是臨安。幾乎所有的南宋文人名士都到過臨安城,有很多在臨安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林升的《題臨安邸》中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前兩句就寫出了臨安的繁榮景象。
整個南宋時期,臨安一帶的進士多達五百多人,還湧現出了大量的數學家、文學家、醫學家、思想家、畫家等等。可以說臨安的學堂、書社、家塾、鄉校遍及每一個里巷。
3.臨安地理位置優越
在宋高宗稱帝後,為躲避金軍戰亂波及而逃往南方。有數月的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的,可謂惶惶不可終日,被嚇破了膽子。當局勢稍稍穩定後,群臣討論最合適作為行在的城市就是建康(今江蘇南京)和臨安。
但是由於建康緊靠長江,一旦金軍渡江後,建康將無險可守,直面金軍的進攻。而將行都定為臨安,則會安全很多,所以最終確定臨安為「天子行在」。
一旦長江天險抵擋不住金軍後,皇帝和大臣還有時間坐船沿錢塘江逃到東海或者更加靠南的城市。況且臨安水路四通八達,可以通過水路到達南方几乎所有的大城市,便於政令下達。因此苟且偷安的南宋帝王們就一直待在了臨安,直到南宋滅亡也沒有收復「真正的南宋都城」應天府和北宋的都城東京。二、南宋官方沒有承認臨安為都城的原因南宋政府把臨安當做都城卻不承認,原因一是無非還有著收復北方國土的奢望;二是能讓一大批的愛國軍士官員對南宋仍舊心存希望,繼續效力趙宋皇室;三是為了自己的臉面,而掩蓋丟失東京和應天府兩都城恥辱的遮羞布罷了。
1.南宋一直有著北伐的動作
雖然在南宋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丟失了北部的大部分土地,朝廷蝸居臨安,但北伐行動卻幾乎不曾停止。具體查閱歷史記載可知南宋總共有四次具有規模的北伐動作。
宋高宗時期,剛剛經歷靖康之變。北方在戰亂中丟失,一大批愛國將領奮勇殺敵,其中以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為代表的中興四將戰績頗豐,將金軍攔截在長江一線並趕到淮河以北。
可惜的是,宋高宗允許愛國將領北伐只是為了增加和金國談判的籌碼,在岳飛北伐取得了大好局勢的情況下,依然十二道金牌召回並殺死了岳飛與金國議和。宋高宗趙構初期為贏得安定而主張抗金,中後期缺乏堅持抗金的決心,貪圖安逸放棄了收復故地的做法令人痛恨和惋惜。
宋孝宗即位後,為岳飛平反,重用主戰派將領,並於隆興元年發動北伐,史稱「隆興北伐」。雖然在北伐初期戰況順利,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僅二十日後即宣告失敗。隆興北伐的失利導致宋朝與金國關係再降輩分,並割讓秦州和商州給金國。
雖然隆興北伐以失敗告終,但是宋孝宗在內政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他懲治貪腐、整頓軍備、改善吏治,使國力得到了增強。
宋寧宗時期政權先後被韓侂胄和史彌遠兩名權臣操控。開禧二年,韓侂胄為籠絡人心發動北伐,很快就失敗了。開禧北伐的失敗迫使南宋簽訂《嘉定和議》,宋加大歲幣賠償和三百萬軍費。
「開禧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至此時已缺乏優秀的將領領導主持戰事,再加上宋軍作戰能力的不足和主和派的作梗,使得開禧北伐也以失敗而告終。
宋理宗時期蒙古國勢大,給予金國強大的壓力。蒙古想和南宋夾擊滅掉金國,宋理宗答應之。至端平元年,南宋北伐攻下鄭州、鄧州等地,同年五月,金哀宗在蔡州自縊身亡,金國滅亡。
雖然宋理宗聯蒙滅金取得了成功,但也直接導致了南宋失去了金國作為屏障,直面蒙古的威脅。在此之後的四十年里,蒙軍蠶食了南宋所有的國土,最終在1278年的崖山海戰後,宋朝正式滅亡。
2.迫於輿論壓力不敢承認臨安為都城
宋高宗初期渡江難逃後,是有定都臨安的想法,但苗傅、劉正彥因不滿王淵和宦官的驕奢腐敗、皇帝無堅定抵抗金軍的情緒,發動「苗劉兵變」,迫使宋高宗禪位給三歲的幼子,後苗劉兵變被韓世忠、張俊等將領平叛。
雖然宋高宗複位後為防止將軍擁兵自重而削減了將領的軍權,從此南宋重文輕武的氛圍愈發嚴重,宋高宗也沒有了承認臨安為都城的勇氣。
苗劉兵變後宋高宗不敢承認臨安的都城地位,因為一旦正式宣布在臨安定都,那麼等於放棄了北方的中原故土和宋朝立國之本的東京。也等於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罵名,無法面對北宋先皇,而且會在給人以煽動輿論的話柄,實在得不償失。
而南宋的朝堂官員雖然在主戰還是主和的問題上一致爭論不休,但是卻一致的認為東京汴梁才是宋朝的國都。
在另一方面,從北宋到南宋的過渡也是一次重要的北人南遷活動。特別是跟著趙構逃到南方的官員和軍士,他們的親人和故鄉都在北方的中原之地,不承認臨安為南宋都城,會傳遞給他們一種朝廷一直有著收復中原的準備,汴京也終究會回歸大宋的懷抱,這能夠更多的得到士兵和官員的認同感。總結:南宋偏安江南已成事實,只不過皇帝和朝廷沒有光明正大的揭穿罷了。
南宋時期北方的汴梁有都城之名,卻從未有皇帝居住過,而臨安雖有都城之時但是卻有名無分。南宋的大部分皇帝和官員都不思進取,沒有奢望過收復中原的土地,即便有過北伐也都是很快就以失敗告終。
怪不得林升在《題臨安邸》的後兩句中說「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達了只知尋歡作樂的達官新貴們只求偏安,而不想著收復中原的憤慨之情。
參考文獻:
1、《論南宋都城臨安在中國都城史上的地位》
2、《南宋定都臨安城原因探索》
3、《從開禧北伐看南宋政治積弊》
4、《南宋的野望:岳飛死後的三次的北伐》
南宋無都城,杭州為何一直有名無分
宋朝是一個文化、教育和經濟都迸發出了璀璨光芒的朝代。在文化方面,宋詞中既有辛棄疾和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派,又有以李清照和柳永為代表的婉約派,連史學家陳寅恪都說華夏文明造極於趙宋之時。
在教育方面,改革派、新學派、事功學派、理學派、新學派百家爭鳴;在經濟方面,手工業、農業經濟作物、造船業、絲織業、印刷業等經濟行業崛起,商業極度發達。
但宋朝軍事總體上不如人意,至南宋時僅僅偏距南方,對北方的征討也難有所進。在宋高宗定臨安(今浙江杭州)為「行在」之後,臨安一直便作為南宋的都城存在,具有了所有的政治和經濟地位。
但整個南宋時期官方除了在《高宗本紀》紹興八年中提到了一句「是歲,始定都於杭」之外,一直沒有承認臨安是南宋的都城,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臨安具有作為都城優勢
雖然南宋官方沒有承認臨安的都城名分,但是臨安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濟文化上都是發揮著都城的作用。臨安不但有皇帝和皇室居住的宮殿,中央政府機關一應俱全,所以很多史學家和學者一直把臨安稱作南宋的都城。
1.臨安已為當時的政治中心
靖康之變後,徽欽二帝被金兵擄走,宋徽宗的第九子趙構稱帝,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次年逃往南方,幾經周折,把臨安定為「行在」,即天子所到之處。
但是實際上在南宋此後長達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中,臨安一直代表著南宋的都城。經過一百多年各個皇帝的支持下,臨安有著華麗的宮殿和龐大的皇城。根據《宋史·卷八十五》記載,雖然作為「行所在」後「宮室制度皆從簡省,不尚華飾」。但各種宮殿一應俱全,與北宋的都城汴京相比也相差無幾。
官方在史書中記載臨安也一直以「行在」稱之,如大臣或者將領從抗金前線回到臨安時記載為「赴行在」,行在即皇帝的住所。
在整個封建時期,無論帝王是否手握政權,即便有權臣專政,也會陪伴在皇帝身旁,以天子名義發號施令。因為皇帝即正統,才是政治權力的中心。
2.臨安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
臨安在北宋時期因其富庶、繁榮的特點已被稱為「東南第一州」,南宋時期臨安經濟和金融業已遠遠地超過了東京。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載,在臨安初為「行在」時,城內屋舍尚有空餘。
到了南宋末期時,臨安城內已經沒有了空閑的地方了,房屋林立,巷道擁擠,甚至難以行走。工商業從事者佔總人口的三成,商業稅收更是遠遠超過其他的城市和北宋時期的稅收。
臨安城的文化氛圍濃厚,南宋國子監、太學所在地就是臨安。幾乎所有的南宋文人名士都到過臨安城,有很多在臨安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林升的《題臨安邸》中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前兩句就寫出了臨安的繁榮景象。
整個南宋時期,臨安一帶的進士多達五百多人,還湧現出了大量的數學家、文學家、醫學家、思想家、畫家等等。可以說臨安的學堂、書社、家塾、鄉校遍及每一個里巷。
3.臨安地理位置優越
在宋高宗稱帝後,為躲避金軍戰亂波及而逃往南方。有數月的時間都是在船上度過的,可謂惶惶不可終日,被嚇破了膽子。當局勢稍稍穩定後,群臣討論最合適作為行在的城市就是建康(今江蘇南京)和臨安。
但是由於建康緊靠長江,一旦金軍渡江後,建康將無險可守,直面金軍的進攻。而將行都定為臨安,則會安全很多,所以最終確定臨安為「天子行在」。
一旦長江天險抵擋不住金軍後,皇帝和大臣還有時間坐船沿錢塘江逃到東海或者更加靠南的城市。況且臨安水路四通八達,可以通過水路到達南方几乎所有的大城市,便於政令下達。因此苟且偷安的南宋帝王們就一直待在了臨安,直到南宋滅亡也沒有收復「真正的南宋都城」應天府和北宋的都城東京。
二、南宋官方沒有承認臨安為都城的原因
南宋政府把臨安當做都城卻不承認,原因一是無非還有著收復北方國土的奢望;二是能讓一大批的愛國軍士官員對南宋仍舊心存希望,繼續效力趙宋皇室;三是為了自己的臉面,而掩蓋丟失東京和應天府兩都城恥辱的遮羞布罷了。
1.南宋一直有著北伐的動作
雖然在南宋長達一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丟失了北部的大部分土地,朝廷蝸居臨安,但北伐行動卻幾乎不曾停止。具體查閱歷史記載可知南宋總共有四次具有規模的北伐動作。
宋高宗時期,剛剛經歷靖康之變。北方在戰亂中丟失,一大批愛國將領奮勇殺敵,其中以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為代表的中興四將戰績頗豐,將金軍攔截在長江一線並趕到淮河以北。
可惜的是,宋高宗允許愛國將領北伐只是為了增加和金國談判的籌碼,在岳飛北伐取得了大好局勢的情況下,依然十二道金牌召回並殺死了岳飛與金國議和。宋高宗趙構初期為贏得安定而主張抗金,中後期缺乏堅持抗金的決心,貪圖安逸放棄了收復故地的做法令人痛恨和惋惜。
宋孝宗即位後,為岳飛平反,重用主戰派將領,並於隆興元年發動北伐,史稱「隆興北伐」。雖然在北伐初期戰況順利,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僅二十日後即宣告失敗。隆興北伐的失利導致宋朝與金國關係再降輩分,並割讓秦州和商州給金國。
雖然隆興北伐以失敗告終,但是宋孝宗在內政上取得了不錯的成就,他懲治貪腐、整頓軍備、改善吏治,使國力得到了增強。
宋寧宗時期政權先後被韓侂胄和史彌遠兩名權臣操控。開禧二年,韓侂胄為籠絡人心發動北伐,很快就失敗了。開禧北伐的失敗迫使南宋簽訂《嘉定和議》,宋加大歲幣賠償和三百萬軍費。
「開禧北伐」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至此時已缺乏優秀的將領領導主持戰事,再加上宋軍作戰能力的不足和主和派的作梗,使得開禧北伐也以失敗而告終。
宋理宗時期蒙古國勢大,給予金國強大的壓力。蒙古想和南宋夾擊滅掉金國,宋理宗答應之。至端平元年,南宋北伐攻下鄭州、鄧州等地,同年五月,金哀宗在蔡州自縊身亡,金國滅亡。
雖然宋理宗聯蒙滅金取得了成功,但也直接導致了南宋失去了金國作為屏障,直面蒙古的威脅。在此之後的四十年里,蒙軍蠶食了南宋所有的國土,最終在1278年的崖山海戰後,宋朝正式滅亡。
2.迫於輿論壓力不敢承認臨安為都城
宋高宗初期渡江難逃後,是有定都臨安的想法,但苗傅、劉正彥因不滿王淵和宦官的驕奢腐敗、皇帝無堅定抵抗金軍的情緒,發動「苗劉兵變」,迫使宋高宗禪位給三歲的幼子,後苗劉兵變被韓世忠、張俊等將領平叛。
雖然宋高宗複位後為防止將軍擁兵自重而削減了將領的軍權,從此南宋重文輕武的氛圍愈發嚴重,宋高宗也沒有了承認臨安為都城的勇氣。
苗劉兵變後宋高宗不敢承認臨安的都城地位,因為一旦正式宣布在臨安定都,那麼等於放棄了北方的中原故土和宋朝立國之本的東京。也等於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罵名,無法面對北宋先皇,而且會在給人以煽動輿論的話柄,實在得不償失。
而南宋的朝堂官員雖然在主戰還是主和的問題上一致爭論不休,但是卻一致的認為東京汴梁才是宋朝的國都。
在另一方面,從北宋到南宋的過渡也是一次重要的北人南遷活動。特別是跟著趙構逃到南方的官員和軍士,他們的親人和故鄉都在北方的中原之地,不承認臨安為南宋都城,會傳遞給他們一種朝廷一直有著收復中原的準備,汴京也終究會回歸大宋的懷抱,這能夠更多的得到士兵和官員的認同感。
總結:
南宋偏安江南已成事實,只不過皇帝和朝廷沒有光明正大的揭穿罷了。
南宋時期北方的汴梁有都城之名,卻從未有皇帝居住過,而臨安雖有都城之時但是卻有名無分。南宋的大部分皇帝和官員都不思進取,沒有奢望過收復中原的土地,即便有過北伐也都是很快就以失敗告終。
怪不得林升在《題臨安邸》的後兩句中說「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達了只知尋歡作樂的達官新貴們只求偏安,而不想著收復中原的憤慨之情。
參考文獻:
1、《論南宋都城臨安在中國都城史上的地位》
2、《南宋定都臨安城原因探索》
3、《從開禧北伐看南宋政治積弊》
4、《南宋的野望:岳飛死後的三次的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