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學習新知識或新技能時,可能兩個孩子用同樣的時間,為什麼有些孩子學得快,而另一些孩子學得慢?在每個領域中,我們總是可以將孩子分為兩類:善於學習的孩子和不善於學習的孩子。
善於學習的孩子總是善於保持高效的思維,無論是學習還是實踐都上手的十分快速。而且這些孩子總是有一些高效的學習技巧,如規範自己的工作區域、按計劃做事、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制定學習計劃、探索課程改進等,不依賴老師或家長來分配學習任務與監督也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而不善於學習的孩子做事情似乎總是十分的低效,也不善於制定學習計劃,雖然總是花費很多的時間似乎很勤奮,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的。
事實上,學習能力是以思維方式為基礎的,所以這兩種孩子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之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出於兒童"元認知思維"的差異。那麼什麼是"元認知思維"?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鍛煉"元認知思維"的的方法有哪些?請往下看。
如何理解"元認知思維"?元認知的概念是由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弗拉維爾於1976年提出的。他以對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和工作而聞名。
弗拉維爾提出的元認知概念是反映或調節認知知識或認知活動的任何方面。也就是說,元認知就是審視自己思想的能力,一個人如果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事件本身,就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困惑,從而的輕鬆解決問題。
事實上,如果我們反思思維過程並獲得知識,這就是利用起元認知思維的過程。不可否認的是元認知思維是增強思維效率,提高思維效果的最有力的內在手段。
"元認知思維"的重要性在哪裡?"多思考"這個詞語經常被用在我們日常的教育中。課前課後,我們經常讓孩子對課堂上的問題多多思考。
但是我們卻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們是怎麼去思考的,思考又是否有效?這也是我們應該培養元認知能力的原因,元認知能力可以保證孩子們能夠控制自己接近目標,而不是在遠處徘徊不前。
掌握元認知思維能力的孩子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善於反思,更加自覺並且不斷認識自己的不足。而那些能夠克服自身不足,加強自控能力,不斷學習並確保進步的孩子,註定會成為每個領域中的佼佼者。
如果能把元認知思維作為一種學習策略方式,它便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個體控制和自我引導能力的強化,通過控制自己的思維方式來提高大腦運轉的效率。而一個更加實際的原因是讓孩子掌握更好的思考方式,從而推動學習進步。
所以我們可以將元認知思維作為"提高兒童大腦運作效率"的工具來使用。
如何讓孩子掌握 "元認知思維"?利用想像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元認知這種方法,特別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好比讓他們想像自己在不同的道路上控制著車一般,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通過象形的方式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維,控制自己大腦的想法從而提高效率。讓孩子隨時注意思考的過程,並通過例子說出來。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孩子們說出他們思考的想法是什麼。讓他們在想像中驅動自己的大腦。有時,當孩子在閱讀文章時,他們會遇到讀不下去越讀越讀不下去的情況,此時不妨先停一停別著急,暫停一下回味之前讀過的內容,以讓孩子們融入這些知識先。
有時,當孩子準備寫一篇文章時,總遇到絞勁腦汁還是寫不出東西來的情況。此時,可以讓孩子先來列一列自己思考的框架,而不是只考慮怎麼寫下去和寫出來。也就是說,我們需要讓大腦在靈巧的方式一直運轉,走最好的路線來實現我們的目標,而不斷地花時間反覆磨損。儘可能讓孩子們選擇感興趣的方向去學習。對孩子們來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當他們面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時,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就更容易保持主動思考的樂趣從而提高效率。
而且無論是傳統科目還是其他課程,都要嘗試讓孩子進行元認知思維的訓練。在講述學術知識時,讓孩子們舉例與朋友和家人互動。對於年幼的孩子,則更加需要嘗試著使用這些策略。
調節"元認知思維"的三種巧妙工具除了上文談到的五種工具,以下三種簡單易執行的工具,同樣值得一試:首先保證睡眠防止大腦過熱研究表明,如果缺乏睡眠,大腦的神經細胞就會一團糟。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剝奪了細胞必要的休息時間,它們就會過熱。所以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所以,給孩子必要的睡眠時間這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葡萄糖與口香糖,加強專註力如果經常因為缺乏思想控制力而煩惱,那就在手邊放一杯檸檬水和糖。當你覺得你要放棄的時候,含一口在嘴裡並且慢慢吞下去,你就會得到力量繼續下去。
這一發現來自於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因為葡萄糖會激活位於舌頭上的"感測器",然後它會向大腦自我控制相關的神經中樞發送信號,煥活你的身體。這項研究表明,糖的作用不僅限於提供能量支持,還可以幫助我們專註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而且一些研究發現,嚼口香糖有助於記憶、減少焦慮、控制情緒和學習。調動我們口腔的運動有助於激活我們的大腦。但這種方法也要用的適當,因為短時間的嚼口香糖相當於溫和的運動,但如果連續嚼口香糖後,大腦消耗能量過多從而導致疲倦,從而消除益處。
使用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來提高效率查爾斯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談到:習慣的反饋迴路由三部分組成,即引發行為的線索、行為產生的程序以及我們從行為中所得到的好處。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指的就是,改變一個習慣必須聚焦於程序。
例如,孩子經過白天的緊張學習後,回家急匆匆的又開始去學習的習慣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線索是緊張,程序是不斷地學習,好處是心理緊張可以緩解。要改變這種習慣,我們想方法讓孩子用其他方式代替不斷地讀書。例如,"陪孩子散散步,談談今天的學習成果"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辦法,而不是一天在書桌前坐上十幾個小時。
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我們如果想要糾正一些習慣,便可以把問題的核心程序放在正確高效心理意識的空間里,再去改變它。
所以,當覺得孩子總是學習很努力但又沒效果時,不妨試試以上的方法,把元認知工具利用起來,從而改變孩子的低質量勤奮。
我是小D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孩子學習很努力但沒效果?擺脫低質量勤奮,得培養「元認知思維」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學習新知識或新技能時,可能兩個孩子用同樣的時間,為什麼有些孩子學得快,而另一些孩子學得慢?在每個領域中,我們總是可以將孩子分為兩類:善於學習的孩子和不善於學習的孩子。
善於學習的孩子總是善於保持高效的思維,無論是學習還是實踐都上手的十分快速。而且這些孩子總是有一些高效的學習技巧,如規範自己的工作區域、按計劃做事、控制自己的學習進度、制定學習計劃、探索課程改進等,不依賴老師或家長來分配學習任務與監督也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而不善於學習的孩子做事情似乎總是十分的低效,也不善於制定學習計劃,雖然總是花費很多的時間似乎很勤奮,但效果總是不盡人意的。
事實上,學習能力是以思維方式為基礎的,所以這兩種孩子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之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出於兒童"元認知思維"的差異。那麼什麼是"元認知思維"?如何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鍛煉"元認知思維"的的方法有哪些?請往下看。
如何理解"元認知思維"?
元認知的概念是由美國發展心理學家約翰弗拉維爾於1976年提出的。他以對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和工作而聞名。
弗拉維爾提出的元認知概念是反映或調節認知知識或認知活動的任何方面。也就是說,元認知就是審視自己思想的能力,一個人如果可以從旁觀者的角度重新審視事件本身,就可以幫助人們擺脫困惑,從而的輕鬆解決問題。
事實上,如果我們反思思維過程並獲得知識,這就是利用起元認知思維的過程。不可否認的是元認知思維是增強思維效率,提高思維效果的最有力的內在手段。
"元認知思維"的重要性在哪裡?
"多思考"這個詞語經常被用在我們日常的教育中。課前課後,我們經常讓孩子對課堂上的問題多多思考。
但是我們卻不能清楚地知道孩子們是怎麼去思考的,思考又是否有效?這也是我們應該培養元認知能力的原因,元認知能力可以保證孩子們能夠控制自己接近目標,而不是在遠處徘徊不前。
掌握元認知思維能力的孩子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善於反思,更加自覺並且不斷認識自己的不足。而那些能夠克服自身不足,加強自控能力,不斷學習並確保進步的孩子,註定會成為每個領域中的佼佼者。
如果能把元認知思維作為一種學習策略方式,它便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個體控制和自我引導能力的強化,通過控制自己的思維方式來提高大腦運轉的效率。而一個更加實際的原因是讓孩子掌握更好的思考方式,從而推動學習進步。
所以我們可以將元認知思維作為"提高兒童大腦運作效率"的工具來使用。
如何讓孩子掌握 "元認知思維"?利用想像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元認知
這種方法,特別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就好比讓他們想像自己在不同的道路上控制著車一般,引導他們思考如何通過象形的方式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維,控制自己大腦的想法從而提高效率。
讓孩子隨時注意思考的過程,並通過例子說出來。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讓孩子們說出他們思考的想法是什麼。讓他們在想像中驅動自己的大腦。有時,當孩子在閱讀文章時,他們會遇到讀不下去越讀越讀不下去的情況,此時不妨先停一停別著急,暫停一下回味之前讀過的內容,以讓孩子們融入這些知識先。
有時,當孩子準備寫一篇文章時,總遇到絞勁腦汁還是寫不出東西來的情況。此時,可以讓孩子先來列一列自己思考的框架,而不是只考慮怎麼寫下去和寫出來。也就是說,我們需要讓大腦在靈巧的方式一直運轉,走最好的路線來實現我們的目標,而不斷地花時間反覆磨損。
儘可能讓孩子們選擇感興趣的方向去學習。
對孩子們來說,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當他們面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時,就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就更容易保持主動思考的樂趣從而提高效率。
而且無論是傳統科目還是其他課程,都要嘗試讓孩子進行元認知思維的訓練。在講述學術知識時,讓孩子們舉例與朋友和家人互動。對於年幼的孩子,則更加需要嘗試著使用這些策略。
調節"元認知思維"的三種巧妙工具
除了上文談到的五種工具,以下三種簡單易執行的工具,同樣值得一試:
首先保證睡眠防止大腦過熱
研究表明,如果缺乏睡眠,大腦的神經細胞就會一團糟。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剝奪了細胞必要的休息時間,它們就會過熱。所以充足的睡眠是很重要的。所以,給孩子必要的睡眠時間這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葡萄糖與口香糖,加強專註力
如果經常因為缺乏思想控制力而煩惱,那就在手邊放一杯檸檬水和糖。當你覺得你要放棄的時候,含一口在嘴裡並且慢慢吞下去,你就會得到力量繼續下去。
這一發現來自於發表在《心理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因為葡萄糖會激活位於舌頭上的"感測器",然後它會向大腦自我控制相關的神經中樞發送信號,煥活你的身體。這項研究表明,糖的作用不僅限於提供能量支持,還可以幫助我們專註於我們正在做的事情。
而且一些研究發現,嚼口香糖有助於記憶、減少焦慮、控制情緒和學習。調動我們口腔的運動有助於激活我們的大腦。但這種方法也要用的適當,因為短時間的嚼口香糖相當於溫和的運動,但如果連續嚼口香糖後,大腦消耗能量過多從而導致疲倦,從而消除益處。
使用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來提高效率
查爾斯在《習慣的力量》一書中談到:習慣的反饋迴路由三部分組成,即引發行為的線索、行為產生的程序以及我們從行為中所得到的好處。習慣改變的黃金法則指的就是,改變一個習慣必須聚焦於程序。
例如,孩子經過白天的緊張學習後,回家急匆匆的又開始去學習的習慣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線索是緊張,程序是不斷地學習,好處是心理緊張可以緩解。要改變這種習慣,我們想方法讓孩子用其他方式代替不斷地讀書。例如,"陪孩子散散步,談談今天的學習成果"可能是一個更好的辦法,而不是一天在書桌前坐上十幾個小時。
這個方法的關鍵在於,我們如果想要糾正一些習慣,便可以把問題的核心程序放在正確高效心理意識的空間里,再去改變它。
所以,當覺得孩子總是學習很努力但又沒效果時,不妨試試以上的方法,把元認知工具利用起來,從而改變孩子的低質量勤奮。
我是小D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