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中記載,項羽身高「八尺二寸」,這裡的單位「尺」是漢尺,根據考古出土實物測算,西漢的一尺約等於23厘米(東漢約為23.4厘米),這樣算下來,項羽的身高接近1.9米。那麼項羽的這個身高在當時屬於什麼標準,算比較高的還是算中等的呢?
在去年,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一面屏風,上面記載孔子身高七尺九,換算下來大約是1.82米。而根據出土的魯國摺疊銅尺推測,孔子身高大約是1.97米。《史記》曾說孔子「長人而異之」,算是先秦古人當中相當高的人了。
在湖南出土的戰國男性骨架長1.58米,湖北西漢男屍身長1.63米,山西漢墓出土的男性骨架為1.84米。可見,身高1.9米的項羽在當時的確是一副高大威猛的形象。
那麼,當時的成年中國人平均身高是多少呢?
《呂氏春秋》中將身高超過七尺作為男性成年的標誌。《漢書》中記載,霍光身高七尺三寸(約1.68米),《黃帝終始傳》說霍光的身高在當時屬於「不短不長」的中等身材。
根據彭衛先生對文獻的統計,身高八尺以上的有89%的人籍貫為黃淮以北(尤以山東地區最多),8.7%的人籍貫為長江流域,身高在九尺以上的則都在北方。
後世學者的研究也印證了在秦漢時期,黃河流域及以北地區成年男性的中等身高大約為1.66—1.68米(女性為1.5—1.52米)。長江流域和以南地區成年男性的中等身高大約為1.61米(女性為1.5米)。
所以,當時中國人的身高分布大約是北高南低的一種趨勢,在環渤海地區平均身高最高。
三國時期,曹魏車騎將軍何熙算是當時身高比較高的,達到了「八尺五寸」,而其他武將的平均身高則都在七尺五寸(大約1.73米)。
隋唐宋明時期,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66米,女性則為1.56米,這也是根據後世考古發掘所統計出來的。這一時期男性身高基本沒有改變(排除誤差),但女性平均身高卻呈現上升趨勢。山東出土的一位元代老年女性,身長達到了1.7米。
綜上可見,中國古代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約在1.65—1.68米之間,古代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約在1.5—1.56米之間,這在當時世界上屬於中等偏上的標準,與歐美人的平均身高差距並不像現代這樣大。如美國剛建國時,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為1.67米;19世紀中葉,瑞典新徵士兵平均身高是1.66米。
古代人的身高和現代人相比是高還是低?
《漢書》中記載,項羽身高「八尺二寸」,這裡的單位「尺」是漢尺,根據考古出土實物測算,西漢的一尺約等於23厘米(東漢約為23.4厘米),這樣算下來,項羽的身高接近1.9米。那麼項羽的這個身高在當時屬於什麼標準,算比較高的還是算中等的呢?
在去年,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一面屏風,上面記載孔子身高七尺九,換算下來大約是1.82米。而根據出土的魯國摺疊銅尺推測,孔子身高大約是1.97米。《史記》曾說孔子「長人而異之」,算是先秦古人當中相當高的人了。
在湖南出土的戰國男性骨架長1.58米,湖北西漢男屍身長1.63米,山西漢墓出土的男性骨架為1.84米。可見,身高1.9米的項羽在當時的確是一副高大威猛的形象。
那麼,當時的成年中國人平均身高是多少呢?
《呂氏春秋》中將身高超過七尺作為男性成年的標誌。《漢書》中記載,霍光身高七尺三寸(約1.68米),《黃帝終始傳》說霍光的身高在當時屬於「不短不長」的中等身材。
根據彭衛先生對文獻的統計,身高八尺以上的有89%的人籍貫為黃淮以北(尤以山東地區最多),8.7%的人籍貫為長江流域,身高在九尺以上的則都在北方。
後世學者的研究也印證了在秦漢時期,黃河流域及以北地區成年男性的中等身高大約為1.66—1.68米(女性為1.5—1.52米)。長江流域和以南地區成年男性的中等身高大約為1.61米(女性為1.5米)。
所以,當時中國人的身高分布大約是北高南低的一種趨勢,在環渤海地區平均身高最高。
三國時期,曹魏車騎將軍何熙算是當時身高比較高的,達到了「八尺五寸」,而其他武將的平均身高則都在七尺五寸(大約1.73米)。
隋唐宋明時期,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在1.66米,女性則為1.56米,這也是根據後世考古發掘所統計出來的。這一時期男性身高基本沒有改變(排除誤差),但女性平均身高卻呈現上升趨勢。山東出土的一位元代老年女性,身長達到了1.7米。
綜上可見,中國古代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約在1.65—1.68米之間,古代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約在1.5—1.56米之間,這在當時世界上屬於中等偏上的標準,與歐美人的平均身高差距並不像現代這樣大。如美國剛建國時,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為1.67米;19世紀中葉,瑞典新徵士兵平均身高是1.6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