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緝令叫做海捕文書,字面意思就是,即便你跑到天涯海角,我還是要抓到你。
而我國古代的畫風以傳神著稱,寫實派什麼的,通通不入流。
不僅讓我們質疑: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抓到人嗎?今天我們就嚴肅的研究一下:在古代,通緝犯能不能跑路成功,恢恢的法網又是不是疏而不漏呢?
曾國藩畫像《清代名人畫像譜》我們從最近的清朝說起。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曾一度威脅到愛新覺羅的統治,皇帝自然不會放過這群「邪教徒」,於是下令全國通緝,擒賊自然先擒王,天地會的首領,必是重點緝拿對象。
就這樣海捕文書被快馬發放到全國各地,鄉民們都會在城門口、縣衙門口、集市等地方,看到這份海捕文書。
古代的交通不是很便利,人口流動也就受限,這使得各省的語言差距很大。
雍正爺就曾吐槽:閩廣官員那帶著鄉音的彙報,俺聽不懂!
甚至各村兒之間都有自己的說話風格,是不是俺們村的,說幾句話就清楚了。
另一方面,一個村子裡有幾家幾戶,每戶幾口人兒,除了村長知道外,村民各個也都門兒清。
所以如果你要是天地會的頭兒,因為被通緝而過上逃亡的生活,那不管你來到哪個村兒,田間種地的伯伯都會在簡單攀談幾句後,就能快速判斷出:你是外鄉來哩!
古代的戶籍申報是需要農民伯伯、村長、地方德高望重之士幫你作證才可以。
而且水表查的非常詳細,男女、高矮胖瘦、生辰八字、父母子女何許人也、幾妻幾妾通通要記錄在案。
這種人口管理的方式是由秦國商鞅的《商君書》發展而來,因為只有在這種人口管理辦法下,朝廷才能順利的收稅斂財、徵兵充軍。
但諷刺的是,商鞅自己最後成了逃犯,被自己的制定的法制害死,這也就是成語「作法自斃」的由來。
那使秦國長期凌駕於六國之上的商鞅為什麼成為逃犯呢?這是另一個故事了。
扯遠了,我們回來。
你一個隱姓埋名的天地會頭子,擅闖人家村子,鄉民自然要上來盤問盤問。
其實農民伯伯的攀談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看看你是不是有權勢的人。
要是一不小心怠慢了什麼大人物,古代的連坐制度可是要牽連很多人的。
這種連坐制度在抓捕你這個教會頭子時,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如果農民伯伯的疏忽導致讓欽犯藏匿在本村,那不管有心無心,罪都不輕,而且會連累全村人。
所以,舉報是必須的。
在古代,人不能到處瞎跑。比如在明朝,人不能離開自己居住地百里之外。
清朝也繼承了這一管理辦法,也就是說,百姓出遠門,是需要地方政府發給你通行證的,也就是路引。
京中官員出行辦差用的叫部票,地方政府發給老百姓通行用的叫路引,兵部辦差或政府官員過軍事關卡用的叫勘合。
不管你是去看世界,還是去做買賣,甚至歇腳住店,都需要它。
沒有路引,抓到不但無法通行,還會治罪。
路引的申請需要擔保人,地方官員需要面試,詳細詢問你的出行目的、出行時間等等。
還要查詢你有沒有欠稅、是不是牢里的犯人,路引和現代的簽證類似。
這裡有個特例,就是宋朝,那時老百姓出遠門不需要什麼通行證,但還是要查你有沒有欠稅,欠稅一概不許出門。
又扯遠了,我們繼續回到作為教主頭子的你正在逃亡這件事上。
農民伯伯的檢舉揭發和沒有路引,很有可能讓你被抓。
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海捕文書上動輒幾百兩、幾千兩的懸賞銀子,在那個十幾兩就能讓一家三口美滋滋過上一年的時代,是不是很誘人?
摩拳擦掌、眼冒錢星、跟你拚命,有理由不這樣么?
我們這個科學辦案的年代都還會有含冤入獄的情況發生,而以前的封建時代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教主頭子的你真的逃亡成功了,官府怎麼辦?
隨便抓一個人充數嘍,古代亂抓人是家常便飯。
古人檢舉揭發逃犯根本就是天賜橫財?對,拼的就是個「快」
古代通緝令叫做海捕文書,字面意思就是,即便你跑到天涯海角,我還是要抓到你。
而我國古代的畫風以傳神著稱,寫實派什麼的,通通不入流。
不僅讓我們質疑:古代的通緝令真的能抓到人嗎?
今天我們就嚴肅的研究一下:在古代,通緝犯能不能跑路成功,恢恢的法網又是不是疏而不漏呢?
曾國藩畫像《清代名人畫像譜》
我們從最近的清朝說起。
反清復明的天地會曾一度威脅到愛新覺羅的統治,皇帝自然不會放過這群「邪教徒」,於是下令全國通緝,擒賊自然先擒王,天地會的首領,必是重點緝拿對象。
就這樣海捕文書被快馬發放到全國各地,鄉民們都會在城門口、縣衙門口、集市等地方,看到這份海捕文書。
古代的交通不是很便利,人口流動也就受限,這使得各省的語言差距很大。
雍正爺就曾吐槽:閩廣官員那帶著鄉音的彙報,俺聽不懂!
甚至各村兒之間都有自己的說話風格,是不是俺們村的,說幾句話就清楚了。
另一方面,一個村子裡有幾家幾戶,每戶幾口人兒,除了村長知道外,村民各個也都門兒清。
所以如果你要是天地會的頭兒,因為被通緝而過上逃亡的生活,那不管你來到哪個村兒,田間種地的伯伯都會在簡單攀談幾句後,就能快速判斷出:你是外鄉來哩!
古代的戶籍申報是需要農民伯伯、村長、地方德高望重之士幫你作證才可以。
而且水表查的非常詳細,男女、高矮胖瘦、生辰八字、父母子女何許人也、幾妻幾妾通通要記錄在案。
這種人口管理的方式是由秦國商鞅的《商君書》發展而來,因為只有在這種人口管理辦法下,朝廷才能順利的收稅斂財、徵兵充軍。
但諷刺的是,商鞅自己最後成了逃犯,被自己的制定的法制害死,這也就是成語「作法自斃」的由來。
那使秦國長期凌駕於六國之上的商鞅為什麼成為逃犯呢?這是另一個故事了。
扯遠了,我們回來。
你一個隱姓埋名的天地會頭子,擅闖人家村子,鄉民自然要上來盤問盤問。
其實農民伯伯的攀談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看看你是不是有權勢的人。
要是一不小心怠慢了什麼大人物,古代的連坐制度可是要牽連很多人的。
這種連坐制度在抓捕你這個教會頭子時,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為如果農民伯伯的疏忽導致讓欽犯藏匿在本村,那不管有心無心,罪都不輕,而且會連累全村人。
所以,舉報是必須的。
在古代,人不能到處瞎跑。
比如在明朝,人不能離開自己居住地百里之外。
清朝也繼承了這一管理辦法,也就是說,百姓出遠門,是需要地方政府發給你通行證的,也就是路引。
京中官員出行辦差用的叫部票,地方政府發給老百姓通行用的叫路引,兵部辦差或政府官員過軍事關卡用的叫勘合。
不管你是去看世界,還是去做買賣,甚至歇腳住店,都需要它。
沒有路引,抓到不但無法通行,還會治罪。
路引的申請需要擔保人,地方官員需要面試,詳細詢問你的出行目的、出行時間等等。
還要查詢你有沒有欠稅、是不是牢里的犯人,路引和現代的簽證類似。
這裡有個特例,就是宋朝,那時老百姓出遠門不需要什麼通行證,但還是要查你有沒有欠稅,欠稅一概不許出門。
又扯遠了,我們繼續回到作為教主頭子的你正在逃亡這件事上。
農民伯伯的檢舉揭發和沒有路引,很有可能讓你被抓。
但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海捕文書上動輒幾百兩、幾千兩的懸賞銀子,在那個十幾兩就能讓一家三口美滋滋過上一年的時代,是不是很誘人?
摩拳擦掌、眼冒錢星、跟你拚命,有理由不這樣么?
我們這個科學辦案的年代都還會有含冤入獄的情況發生,而以前的封建時代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教主頭子的你真的逃亡成功了,官府怎麼辦?
隨便抓一個人充數嘍,古代亂抓人是家常便飯。